翻新时间:2015-12-12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3
【课前透视】
邓小平是中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生前非常关注教育,关心下一代的成长。《难忘的一天》记叙了“我”为邓小平爷爷进行计算机表演的故事。既写出了我的兴奋与激动,还写出邓爷爷的平易近人,以及对下一代的关心和期望。文中“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这句话充分表现出了一位伟人的高瞻远瞩。课文篇幅较长,但内容易于理解,故事性强,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材选配的照片为理解课文内容提供了素材。
曾经学过了《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学生对邓小平爷爷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故事情境的变化,使学生体会“我”心情变化成了本课的一个重点。为此教学时应通过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感情朗读,体会小作者的心情,使学生懂得自己是祖国的未来,激发学生树立理想。
【学习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作者的激动、紧张和对邓小平爷爷的崇敬之情。
3、激发对计算机的兴趣,认识自己肩负责任的重大。
【学习重点】
1、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2、体会邓爷爷的话语,感悟自己肩上的责任。
【信息资料】
1、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
2、搜集有关邓小平爷爷的图片、资料和小故事,了解关于计算机的知识。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一、观察引入
出示课文《邓小平爷爷植树》中的相片,小朋友们,你还记得这张相片吗?上面的爷爷是谁?还记得,他说过的话吗?(学生自由答)今天,我们又将见到邓小平爷爷,他仍旧是那么亲切,今天他要去参观一位小朋友的计算机表演,那位小朋友兴奋极了,这真是他难忘的一天。板书:《难忘的一天》。
(从学生原有的学习经验引入,实现知识的迁移,在情感上学生也会感到亲切。)
二、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学习新课文,板书:难忘的一天。齐读课题,你们读了课题,有什么想知道的吗?(学生提问)学习了课文这些问题都会弄明白。
(从课题入手,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激发求知欲,以积极的情绪投入学习。)
〖对话平台〗
一、感知
1、通读全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互相读文,大体了解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鼓励自主读书进行整体感知,尊重个性,让学生体验读书的快乐。)
二、识字
1、出示生字,小组内认读。
2、请小老师领读。
3、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自己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4、组词,造句展示。
(识字形式活泼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热情,是为识字本身服务。教给识字方法的同时,力求加以运用。)
三、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做到不加字、错字、漏字。
2、请六个同学各读一个自然段,其它同学听听,看他们是不是读正确了。
3、多种方式练读全文。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培养学生读书的能力,增强读书的效果。)
四、写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及、身、仔、细、次”,学生认读。
2、观察这些字的字形、结构,分析写字应注意的地方并交流。
3、教师范写,指导重点笔画。如“及”的笔顺,“身”字的第六笔右边不出头,最后一笔右边要出头等。
4、学生练习,同桌互相点评。
(加强同桌的互相评价,促进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站在林则徐的雕像前
- 假如世界上没有了音乐
- 小月让坐
- 熟鸡蛋进瓶子
- 绣花
- 一封“奇特的来信”
- 学洗衣
- 当一天“爸爸”
- 我的家乡
- 奥运向前冲
- 小巷美食
- 战争下的孤儿
- 胜似亲人
- 冬天的乡下人家
- 多功能机器人
- 《汉语大字典》“女”族词的文化内涵与认知
- 开放远程教育成本效益研究的现状及思考
- 论大学学术自由的制度根基
- 舍本逐末――论中学教育中优秀人格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 在班集体中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 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树立什么样的文明观
- 浅谈建立班主任威信的几条途径
- 注重学生参与 提高学生素质
- 浅谈后进生“破罐子破摔”心理的矫正
- 和谐教育思想的发展及其现实意义
- 重视高考前一个月学生的心理疏导
- 论我国当前政府教育管理方式的转变
- 新世纪初中科学课程的教育哲学研究
- 教人求真学做真人
- 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管理、指导与研究
- 《开国大典》难句讲解
- 《开国大典》词语
- 《开国大典》词语解释及造句
- 《七律·长征》教学反思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2第三课时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9第三课时
- 《七律·长征》案例分析
- 《开国大典》学法提示和预习提示
- 《开国大典》教材相关
- 《开国大典》教案学案设计
-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6第二课时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2第二课时
- 《开国大典》教学建议1
- 《七律·长征》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 《开国大典》教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