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坐井观天》教学实录与评析片

《坐井观天》教学实录与评析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24

《坐井观天》教学实录与评析片

【教学设计说明】

《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它以短小、简单、浅显的故事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小鸟从天上飞来,说天很大;青蛙坐在井底,说天很小。课文有七个自然段。第一段讲青蛙和小鸟所在的不同地方,交待了发生争论的地点;接下来的六个自然段讲了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第一次对话交待了小鸟从哪儿来,来干什么;第二次对话讲青蛙和小鸟因对天的大小看法不同发生了争论;第三次对话讲青蛙坚持自己的错误看法,小鸟再次指出青蛙“弄错了”,要它“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弄清天到底有多大。如何在短短的40分钟内,让学生自主、愉悦地读懂故事、明白道理,并且在教法上有大胆尝试呢这节课的总的教学设想是:自读、自悟。具体教学环节如下。

一、充分朗读,读中质疑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在上课的前5分钟内,简洁地提出本课的教学目标之后,让学生初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整体感知。学生在读的时候,要求做到读准字音,鼓励学生比比谁读得流利、读得好。在学生充分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动笔勾画出弄不明白的词语和读不懂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有的会从课题中提出“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有的会从课文中提出“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有的还会从课后思考题中提出“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什么事争论谁说得对”。根据学生的质疑,教师再及时地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阅读课文穿针引线。

二、以疑引读,思后释疑

学生对自己提出的疑问,都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迫不及待地想得到答案。教师可以充分把握这一契机,让学生带着问题,从自己的角度,有重点、有难点、有目的地去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释疑,点燃思维火花,促使学生“多思”“苦思”。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画理解“井沿”即井口的边,并让学生张贴小鸟和青蛙各在井的什么位置;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大话”就是“吹牛”“不实在的话”;联系句子和上下文,通过读,找小鸟说的话:“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理解“无边无际”就是“非常大,大得没有边际”,并扩展思维,除了天无边无际,哪些事物也能说无边无际学生就会说出很多答案:沙漠、宇宙、大地、草原……教师再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出小鸟赞叹天很“大”的语气。学生通过质疑引读,在思考后自己解开了心中的疑问,思维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三、读后悟理,角色体验

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否真正达到,关键在于寓意是学生自己感悟出来,还是老师硬塞给学生。所以,明白道理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完成这一目标时,要着重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1、抓青蛙说的“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天天”“一抬头”,借助青蛙坐在井底的电脑软件,让学生边读边思:青蛙为什么会错最后得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青蛙的视线,它的目光狭小,所见有限,导致它把天有多大都弄错了。

2、抓青蛙的神态和表情。一个“笑”字引出了青蛙很自大,一点也听不进小鸟的话,还自以为正确。通过对“笑”字的揣摩,学生知道了,不学不问,不听劝告,还自以为正确也是导致青蛙弄错的原因之一。

3、通过对小鸟和青蛙正确、错误原因的分析,学生自己悟出了此篇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真正理解了“坐井观天”这则寓言,并引出“该怎样做”这个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用学得的道理指导自己今后的学习、生活。

4、角色体验,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训练学生感情朗读。

【教学实录与评析】

师:小朋友们,今天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大家齐读课题。

生:(齐读)坐井观天。

师:坐井观天是一篇寓言故事。主要是*小朋友们自己来学懂,你们能不能做到啊?

教师很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新课文的兴趣。

生:(齐答)能!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记一次辩论会
难忘的一刹那
父母的爱
记一次辩论会
记一次辩论会(开卷是否有益)
最后一次习作
父母的爱
记一次辩论会
父母的爱
父爱似水
记一次辩论会
父母的爱
记一次别开生面的辩论会
父母的爱
记一次辩论会
公路医疗货物运输中应注意的问题
论空军部队车辆交通事故影响因素分析
如何把握歌曲中的内在情感
构建治理公路运输超载的长效机制
对《放牛班春天》中的音乐元素赏析
浅析声乐表演中的怯场心理
关于我国机车信号主体化问题
引张线在杭金衢高速公路滑坡监测中的应用
论构建绿色交通,实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
谈十九世纪中叶欧洲钢琴音乐鼎盛时期的成因
论电影《刘三姐》的音乐魅力
高速铁路实现机车信号主体化的解决方案
分析流行歌曲歌词中的积极修辞现象
论音乐治疗在中国的发展
把握声乐的“脉博”——浅谈声乐演唱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三个儿子》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三个儿子》随堂练习 巩固篇
《三个儿子》 考点练兵2
《三个儿子》 趣闻故事
《我为你骄傲》 相关介绍
《我为你骄傲》 训练素材
《三个儿子》 考点练兵1
《我为你骄傲》 写作指导
《三个儿子》 知识点精析
《我为你骄傲》 考点练兵1
《我为你骄傲》 范文习作
《三个儿子》 作者简介
《三个儿子》 教师语录
《三个儿子》 范文习作
《三个儿子》 重难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