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07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之三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理解课文2-4节,教学有关的生字词,并能有感情地朗读。
3、初步懂得一些利用自然现象辨别方向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图,说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迷路)你能不能帮帮她?
2、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就是告诉我们怎样在野外辨别方向。
出示课题:《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齐读课题。
二、自学课文,了解大意
导:想不知道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事物帮我们辨别方向?接下去我们一起自学一下课文,大家把生字字音读准,课文读通顺,并想一想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事物帮我们辨别方向?
自学课文。
三、自学检查
(一)指名分节读课文,并正音。
(二)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说说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事物能帮我们分清南方和北方。
1、出示图,说说你知道哪一面是南方,哪一面是北方,你是怎么知道的?
2、课文是怎么写的?从这节中你还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想问的?
(1)学习第二节。
a、教学生字“影”。
b、理解词“忠实的向导”,把“太阳”比作了什么?并说说为什么说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
(2)学习第三节(引:如果是在晚上,我们怎么来辨别方向呢?)
a、你学懂了哪几个生字,教学生字“盏”“永”“闯”。
b、说说什么是“指路灯”?为什么说它是指路灯?
c、介绍北极星。
(3)学习第四节
a、理解字词“碰、稠、稀”。
b、说说怎样来辨别方向的?理解“树叶稠的一面是南边,树叶稀的一边是北方”。
四、课堂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4节。
2、小结:现在你能不能帮帮这个小姑娘?如果在晴天的中午——,如果在晚上——,如果在雨天——。
3、指导书写“导,盏,永,稀,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仿照课文段落,写一写自己所知道的天然指南针。
2、知道一些利用自然现象辨别方向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说说通过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
1、说说你知道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怎样用它辨别方向?完成练习。
(1)中午的时候,太阳所在位置是()方,地上的树影所指的方向是()方。
(2)在晚上,北极星永远指着()方。
(3)在树林里,树叶稠的一面是()方,树叶稀的一面是()方。
2、齐读课文2-4段。
二、请小朋友们,再自由读一读课文2-4小节,说说这几小节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怎么写的?
提示:都是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先说明是什么指南针,然后说怎么样利用它来识别方向。)
三、拓展题
导:你能不能仿照课文段落,也学着用课文的方法向大家来介绍一种天然的指南针。
2、你还知道哪些天然的指南针?(出示句式,仿说。)
(1)自由说,可同桌讨论。
(2)指名说。
(3)写一写。(作业本题7)
(4)交流。
三、学习课文第一,五节。
1、自由读课文,说说你读了以后知道了什么。
2、交流:
a、与第一节有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
b、说说自己对“只要你细细观察,多多去想”的理解。知道只有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人才是最聪明、最有办法的人;知道自己也应该多观察大自然,观察生活,多问几个为什么,从中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发现其中的规律。
3、指导朗读1,5两小节课文。
五、齐读全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爸爸
- 叶战
- 让我时刻感动的妈妈
- 那一夜,我很凉快
- 开心果
- 爷爷,您回来吧!
- 妈妈,我想对您说
- 我的表妹
- 老师
- 我发现我长大了
- 我爱我家
- 妈妈哭了
- 母爱深深
- 感恩父母
- 爸爸真辛苦
- 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1)
- 加强学校管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 谈论高校体育工作创新体系的三维构成
- 电视艺术理论与美学建设随想五题(1)
- 浅谈课程改革与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 寻求缺失的话语(1)
-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化研究
- 简述努力完善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公共投入政策
- 关于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分析及教育救助研究
- 浅谈对完善以县为主的树基础教育投人体制的探讨
- 如何在篮球专项教学中实施快乐体育
- 贺岁影视剧现象的文化解读(1)
- 关于对我市非公经济组织档案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 关于社会科学信息需求类型及特点分析
- 中国电影的数字化生存(1)
- 燕子
- 花生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朗读指导
- 落花生的医用价值
- 童话的教学
- 小松鼠的尾巴是降落伞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学法指导
- 绿色矿山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探究活动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课前准备题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词语解释
- 菜园里
- 菜园里的歌
- 落花生
- 读儿歌,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