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一次成功的实验》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实验成功的原因,懂得要团结,心中要有他人。
二、教学内容:
自学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重点:
理解这次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懂得要团结,心中要有他人。
四、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知道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课前准备:一个玻璃瓶、三只系着绳子的乒乓球。
七、教学过程
1、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做过实验吗?实验有的时候会成功,有的时候就不会成功。实验为什么会成功呢?<学生说>今天我们就学一篇和实验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
2、学生轻声读课文,画批下需要老师和同学们帮助解决的地方。
3、质疑需要解决的问题。
(老师可适当做副板书。)
4、老师订正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铅锤:chuí。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5、自由读课文,在正确的基础上,要求读出感情。
6、指名说一说外国教育家给我国小学生做了一个什么实验?
(了解课文内容。)
7、小组合作讨论:这次成功的实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感悟的时间。)
8、分组反馈讨论结果。
重点指导:
1)“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里灌水,她一边灌,一边喊:‘危险!快上来!一,二……’三名学生中一个叫小梅的低声对两个同伴说:‘你第一,你第二。快……’教育家的‘三’字刚刚喊完,三个小学生依次迅速地把小铅锤提了出来。”从这句话你能体会出什么?
2)“教育家问小梅:‘你刚才跟他们说了些什么?’小梅如实地告诉了她。‘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遇到危险,当然让别人先离开!’小梅不假思索地说。”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
(在读中有所感,在读中有所悟,通过读书来帮助学生理解实验成功的原因。反馈的结果不强求一律,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9、实验感知。
3人一组,在规定的时间内3人合作取出乒乓球。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会一下当时的危险、紧张的情况,再次理解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
10、再次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1、作业:找一找通过合作、团结取得成功的小故事,第二天讲给大家听。
板书设计: 19 一次成功的实验
铅锤:chuí。不假思索
3人取铅锤 一个人一个人地取 成功
(团结、心中有他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胆小的我
- 我的老师
- 雪花头屑大搬家
- 日记
- 糖小歪的故事(二)
- 班级风云榜
- “活土豆”——爸妈的小宝贝
- 我们班的大餐
- 傻瓜一家
- 我的奶奶
- 糖小歪的故事(一)
- 一年纪的我
- 我假期的伙伴-项文廷
- 小表弟
- 抗震救灾中最可爱的人
- 人身侵权案件诉讼程序中的证据认定分析
- 劳技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 商品房预约协议之认定及违约责任承担
- 瑞士研发出防铁路噪音的计算机程序
- 和声学教程比较研究
- 区域经济差异预警系统研究经济学理论研究论文(1)
- 论物权法凸显民法原则
- 浅谈壁挂式空调器的噪音控制
- 多媒体CAI应用于乐器法教学的探讨
- 《和声学》与《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整合研究
- 2007~2013年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分析论文
- 浅谈歧义句的几种类型
- 试析物权法占有保护制度探究
- 架设乐声与生活的桥梁
- OGFC沥青路面噪音规律分析及降噪性能研究
-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优质课大赛的预赛和决赛的教案]
-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4
- 第二册《师说》教学设计
- 师说
- 师说 教学设计示例(二)
- 滕王阁序 教学设计示例(二)
- 《滕王阁序》美读教学设想
- 祝福
- 第二册《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 《蜀道难》教学设计1
- 第一册《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 滕王阁序
-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2
-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7
-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