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8
《奇怪的大石头》 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读写“奇怪、着名、地质学家、捉迷藏、悄悄、躲闪、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兴趣、平整、推动、旅行、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可贵品质。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教学的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李四光,导入课题。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大朋友——课件出示李四光头像,简介他的生平。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小时候的故事,看看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3、你对小李四光有什么印象?
教师相机板书学生对李四光的印象。如:爱思考,爱提问,好问好学,等等。
4、能用书上的话来充分说明你的观点吗?
三、再读课文,合作研读
1、再读课文,划出说明自己观点的理由。
2、小组合作,互相说说自己的观点和句子。
由记录员做好记录,准备全班交流。
四、写字指导。
重点指导“藏、卧、旅、考”
第二课时
一、认读词语。
二、全班交流。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研读有关句子。
如:
1、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大石头发生了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为什么李四光会对这块石头感兴趣呢,这块石头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吗?
可用因为……所以……让学生说说原因。让学生感知巨石形象及李四光的好奇之心。
2、李四光跑去问老师……
想象情境,进行说话练习。
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同桌演一演对话。
指名演一演。
3、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
老师的回答令李四光满意吗?
说话练习:
这么重的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应该会把草地(),可它没有卧进土里,所以一定()。
从而让学生感受李四光好问好质疑的品质。
4、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
师生演演这次对话。
李四光在请教多人失败后,你觉得他会怎么想?
5、这个问题李四光一直想了很多年,直到……才……
用直到……才……说话。感受李四光的执着,认真的态度。
6、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
感受李四光的执着探索的可贵品质。
三、总结升华
1、小李四光从一块巨石质疑,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初的成果震惊了全世界,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有什么感想?
学生畅所欲言
2、你想对李四光爷爷说什么话?
四、课外积累
找一找课外资料,搜集名人小时候敢于质疑,勤学好问的故事。为口语交际做好准备。
课后分析:
尝试——让课本留下思考的痕迹
新课程注重课程的开放和生成。经常看到有的老师上课时让孩子海阔天空的发表自己的高见,孩子们在课堂上忙着左一个讨论,右一个交流,却无暇捧起书本细读,有时甚至使孩子的思维脱离文本,教师也不作引导,任其夸夸其谈,课堂看似热闹,却无多少实质。有时自己也放这样的错误。这堂课在课始初读课文时,学生说了对李四光的印象后,我让孩子仔细读课文,找找自己观点的理由,看谁的理由最要充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胜心被激发,进入积极备战状态。于是在课本上勾勾、画画、写写,留下思考的痕迹,这样做就是优化孩子与文本的对话,让孩子有自己的个性阅读。尔后我不急于让孩子发言,而是让他们在组内再次交流自己找到的理由,再次让孩子与文本进行碰撞,撞初个性化的火花。在交流时,我十分重视学生的表达,让学生按照句式“我从这句话中看出……”或者“我觉得这句话可以看出……”抑或“我认为……”让孩子的语言也带上个性化的色彩。我想,尝试让孩子在课本上留下思考的痕迹,也该是阅读教学中中段学习向高段学习过渡的重要一环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别再让孩子累了
- 第一次走夜路
- 母爱,触动了我的心灵
- 旅游风光
- 遥控器大战
- 心事
- 安吉游记
- 鸭子“喝酒”
- 我心目中的鲁迅
- 京剧
- 老爸真博学
- 那一次,我哭了。
- 小学生日记
- 新学期的计划
- 和你在一起的春夏秋冬
- 安然事件,引发对表外融资行为的思考
- 现代汉语语法
- 国企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误区
- 浅析弗雷格的涵义
- 论建立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投融资机制
- 经济市场化与我国企业融资方式选择
-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民营企业融资策略
- 中小企业动产担保融资浅析
- 企业持有上市公司股权会计问题探析
- 如何制定最佳的融资决策
- 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选择
- 浅谈资产证券化融资
- 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
- 试析“港澳词语”以及“澳门特有词语”
- TOT模式在高校的应用探讨
- 《金色的鱼钩》教学案例
- 《金色的鱼钩》 教学设计 1
- 《金色的鱼钩》综合资料
-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3
- 《金色的鱼钩》练习设计之一
- 《鸟的天堂》说课设计1
- 《金色的鱼钩》说课设计
- 《金色的鱼钩》里的“三哭”
- 《金色的鱼钩》练习设计之二
- 《秦兵马俑》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 《金色的鱼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2
- 《金色的鱼钩》
-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评析与反思
- 《鸟的天堂》练习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