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0
《可贵的沉默》教案
一、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上课时,老师了解到,几乎所有的爸爸妈妈都知道孩子的生日并向孩子们祝贺;知道爸爸妈妈生日的孩子只有几个,而没有一个孩子为爸爸妈妈祝贺生日。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孩子们懂得了怎样去爱自己的父母和关心别人。
课文中“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不同的表现,体现了作者在这篇课文中的思路——对比入手,展开情节。这是课文在表达方法上的特点。
学习的重点是理解孩子们情绪的变化由兴奋到沉默,由沉默又回到热闹的过程。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从故事中受到教育,不仅要感受到父母的爱,还应当去了解、关心和爱戴自己的父母。
二、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要有意识地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护,学习如何去关心和爱护别人。
三、教学建议
1.课文中有许多生动精炼的词语和句子,可以提示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读一读,想一想,也可提出问题讨论解决。
如词语:神气十足、左顾右盼、沉默不语、四面八方、七嘴八舌。
如句子:(1)孩子们会感受爱了,这还不够。我想去寻找蕴藏在他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会感受爱了”说的是什么?“极为珍贵的东西”指的是什么?从这句话你懂得了“老师”的心意了吗?
(2)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的犯了错误的神色之中。“可爱”之处指的是什么?
(3)像获得赦免一样,那一双双躲闪的目光又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了。从“目光”“又回来了”你知道孩子们心里想什么吗?
(4)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联系前文想想“沉默”包含着孩子们的什么?“享受”表达了“老师”怎样的心情?
2.学生基本理解课文内容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再一次思考:为什么课文的题目叫“可贵的沉默”?使学生明白:沉默是因为孩子们知道他们错了,沉默是对错误的承认,是对错误的反思。如果错了不承认,反而振振有词,就不是好孩子了。所以这是可贵的沉默。
3.朗读时,要注意人物不同的情绪变化。开始要读出孩子们欢乐、自信的情绪和热闹的气氛;在孩子们沉默时要读出内疚、后悔的心情;在孩子们明白了要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的时候,要读出欢快、欣喜的语气。
4.课后可以组织学生向自己的爸爸妈妈祝贺生日,或表示关心。可以用贺卡、写一封信,也可以帮爸爸妈妈做点事,或是一句问候,用实际行动表示对父母的爱。也可以向老师、同学、邻居表示关心。然后,将自己的感受写一篇日记。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捞鱼
- 记一次秋游
- 参观浙江大学
- 游览天梯山
- 秋游
- 海上田园之旅
- 夜游新区政府
- 欧洲行(1)
- 游桂林
- 武夷山之旅
- 游锦绣园
- 厦门游记
- 舟山之旅
- 游奇秒的云南九乡洞
- 参观珊瑚礁
- 公司特征、行业竞争属性与环境信息披露
- “长江经济带”龙尾
- 24个大中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及房价相对泡沫估算
- 基于长江经济带东西开放的贵州双向产业转移战略
- 长江经济带区域结构与创新发展
- 我国老工业基地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 沿江扶持内地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机制创新
- 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与合作
- 区域发展差异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 从南北方经济比较看长江经济带发展
- 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的思考
- “合作社主导型农产品供应链”利益分配研究
- 全面深化长江中上游农地产权制度改革
- 构建农村经济和农民主体长期发展的产权基础
- 云南融入长江经济带的若干思考
- 《我是什么》教学片段及评析
-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 《我是什么》教学片段评析
- 《我是什么》教学实录之二
- 《雨说》教学设计
- 《我是什么》片断赏析
- 外国诗两首《蝈蝈与蛐蛐》教学设计
- 赏析《我是什么》
-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
- 《我是什么》综合资料
- 《我是什么》教学实录之一
- 外国诗两首《夜》教学设计
- 《我是什么》教学实录之三
-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 《我是什么》教学实录之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