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火烧云》教学设计之一
《火烧云》一课在描绘火烧云变化的情景时,形象生动,语言优美。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加强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并落实单元训练重点——注意积累材料。
一、抓住重点,创设氛围,感受美。
《火烧云》重点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火烧云颜色、形态的变化。教学时,教师可先从整体入手,设计这样的问题:
1.火烧云这一自然现象发生在什么时候?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讲作者这种感受的?
然后让学生边听教师范读课文,边看挂图思考。之后让学生谈谈(先同桌谈,后指名谈)听完老师范读后对火烧云的感受。这样学生就能掌握课文的重点部分,初步领略到火烧云变化奇妙的景象美。
二、反复品读,突出重点,欣赏美。
教师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重点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在朗读中赏析描写火烧云美丽景象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描写的意境美。
1.指导学生欣赏火烧云上来时霞光照在大地上的美景。教师可引导学生解答:霞光照在大地上的美是通过描写哪此景物来表现的?哪些词语最能体现这种变化?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感受。
2.重点指导学生欣赏火烧云上来时的色彩美。①指导学生品读第二、三自然段,结合挂图体会“极多”和四个“一会儿”都是讲颜色多、文化快的。然后引导学生抓住两个重点句进行赏析:“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通通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②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两个重点句,边看插图,边体会,更真切地感受火烧云色彩变化美。
3.启发学生欣赏火烧云千姿百态的形状美。指导学生品读第四、五、六自然段(先读后理解,再有感情地朗读),并结合挂图领会“一会儿”、“忽然又”、“接着又”等词语的用法,明白这都是讲火烧云的形状多、变化快的。然后品读第四自然段:“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在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的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教师要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这是写火烧云变化快、开头多,突出了火烧云千姿百态的形状美。接头指导学生学习第五自然段,让他们想想哪些词句表明火烧云的形状多、变化快。最后让学生自学第六自然段。
4.归纳全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使学生明白这既是描写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之美,又是表达作者对美丽景色的热爱之情。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的心情与作者的心情相融合,以此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三、训练说写,落实重点,创造美。
这篇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火烧云这一自然景色的热爱。教师可指导学生反复朗诵、品赏,充分感受火烧云的颜色、形状之美。通过落实说、写训练,使学生在说、写训练中创造美。
1.先引导学生读课后“思考·练习”第3题的句子,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仿照着说。先同桌说,再指名说。这样就形成了信息的多向交流与反馈,使学生对火烧云颜色、形状美的认识更加深刻。
2.指导学生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把曾看见过的美丽景色写下来,然后同桌交流。
3.引导学生思考回答:作者为什么能把火烧云写得这样美,这样逼真,给我们留下这样深刻的印象呢?通过说使学生懂得只有像本文作者那样,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在生活中做有心人,善于观察,才能写出这么形象生动、语言流畅、景色优美的好文章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学校一角
- 不幸的儿童——王伟佑
- 小甲虫
- 一对小年画
- 小蚂蚁旅行记
- 美丽的九龙谷
- 美丽的兴国园
- 难忘的一瞬
- 《中彩那天》续写
- 早晨体验
- 小甲虫
- 桃源里的大公鸡
- 捡茄子
- 我梦中的小发明
- 快乐老爸
-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制度借鉴与启示
- 浅谈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转变
- 浅议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关系
- 研究内部控制审计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 内部审计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治理的作用
- 我国审计收费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综述
- 论我国《公司法》法定审计模式的选择
- 我国国家审计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
- 我国审计公告制问题研究
- 对中国审计制度若干问题的思考
- “澳大利亚飞镖”及其审计鉴别技术
- 审计证据准则修订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浅议独立审计制度
- 政府审计基本原则标准的辩证思考
- 澳大利亚绩效审计对我国的启示
- 多姿多彩 铸成名篇──都德《最后一课》的细节描写
- 都德简介
- 普鲁士简介
- 阿尔萨斯简介
- 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教给学生阅读写作的方法
- 别具特色的爱国主义悲壮诗篇──读都德的《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
- 《最后一课》有关资料
- 一枝一叶总关情──《最后一课》对小弗郎士爱国情感的多侧面描写
- 讲读《最后一课》的启迪
- 心灵成长形象升华──简论《最后一课》中两人物的心程
- 《最后一课》的主人公到底是谁?
- 《最后一课》汉译琐谈
- 如果都德还活着
- 《最后一课》的启示
- 普法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