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04
《太阳》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太阳》是义务教材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共有三篇讲读课文,都描写得十分生动。单元训练重点是了解作者按事物几个方面安排材料的方法,知道安排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各部分内容之间有什么联系。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对"按事物几个方面安排材料的方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后面两篇课文的教学打下基础。而如何让课文材料按几方面形象地展现于学生面前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
《太阳》的课文目标是这样的:
1、了解作者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了哪些材料。
2、学会2个生字,理解11个词语的意思。能用"因为…所以…""虽然…但 是…""如果…就…"造句。
3、知道课文运用数据和比较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4、了解有关太阳及太阳与人类关系的知识,激发学生对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第一课时我制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抵得上"、"估计"的意思,了解作者按事物几个方面安排了哪些材料。
2、能给课文分段,知道作者运用数据和作比较说明事物的方法。
3、了解有关太阳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教学《太阳》一文时,我充4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灵活运用自制小卡片,使课文材料在学生的动手操作中按几个方面形象地展现于面前。从而突破难点,同时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的精神。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我利用谈话,引导学生说说宇航员不能登上太阳的原因。这样既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又使新旧知识有了一个"磨合"的机会。
(二)、利用教具,理清层次。
1、摘录。
让学生默读课文,用小卡片摘录有关太阳的知识点。摘录的过程其实就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
2、质疑。
当有关太阳的知识点无序地展现于学生面前时,提出疑问:我们看得明白吗?使学生领悟到要说明一种事物必须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叙述。
3、调整。
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归归类。这个过程操作性强,训练面广,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
4、再质疑,再调整。
当材料比较有序时,提出一个"层次"问题,启发学生说明一种事物除了要按顺序,还要有层次。经过调整,全文材料已按几方面清楚地呈现于每位同学的桌面。
5、根据理清的材料分段。
(三)、细读课文,体会写作方法。
让学生划出具体描写太阳特点的句子,知道运用数据和作比较说明事物的方法。通过读、议体会运用这些方法的好处。
(四)、回顾学法,课外延伸。
回顾我们是怎样学习这篇课文的(摘录课文材料--按几方面归类整理--了解材料间的关系),让学生知道本单元的另几篇课文也可以按这种方法学习。
整个过程以学生的操作、探索为主,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游泳
- 有苦有乐的大课间
- 考级
- 难忘的一件事
- 我第一次洗碗
- 童年趣事
- 大课间活动的启示
- 大课间训练的艰辛
- 乒乓球大赛
- 大课间活动,我们的乐园
- 坐木筏游漓江
- 小鸟,我懂你的心
- 挨批评的滋味真不好
- 三楼落下不碎蛋
- 童年的芭比娃娃
- 让银幕纪录战争:世界战争纪录片回顾与思考(1)
- 浅谈如何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
- 中国电影中的民族性与国家话语(1)
- 关于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 浅析网游虚拟货币中的矛盾
- 电影中的叙事(一):理论研究(1)
- 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最佳途径:集中寄宿制
- 关于农牧区中小学多媒体教学的现实问题与基本对策
- 浅谈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及途径
- 试论怎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思想政治工作者
- 中国纪录片跨世纪三大演变(1)
- 样板戏与文革政治话语(1)
- 东方卫视发展之路新探(1)
- 浅议小学科学探究中的一些问题
- 在夹缝中长大:中国大陆新生代电影世界(1)
- 为每个学生留有希望──《平平搭积木》教学片断与反思
- 荐举贤良 诱益后进
- 孔融
- 汉末大名士──孔融
- 感受童真──《平平搭积木》教学感悟
- 从神童到名士
- 诗歌阅读入门
- 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法 让孩子快乐的学习
- 13《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
- 说孝
- 《平平搭积木》词语造句
- 《平平搭积木》教学实录
- 老师,我不喜欢平平──一次平等的心灵交流──《平平搭积木》教学片断与评析
- 丰富课堂形式 珍视独特感受(节选)──《平平搭积木》教学案例及评析
- 《平平搭积木》教学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