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5
《北京》教学设计之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情感。在阅读中感到北京的美丽,培养学生对美的向往。
2.在媒体的帮助下,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安门广场的布局美。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段.
教学重点:了解天安门广场的布局,热爱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整齐美。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一年级的时候就学习过:“我是中国人,我爱五星红旗。”你们热爱我们的祖国吗?你们知道我国的首都是哪儿?谁去过北京?你们愿意把你了解到的北京介绍给我们吗?(教师相机表扬学生,肯定他们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激发爱国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
2、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北京去转一转、看一看,你们高兴吗?(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丢字、加字。
2、(相机鼓励学生读的积极性)指名读课文,注意思考,课文都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3、反馈对课文的了解情况。
三、分析课文:
通过课文的介绍,北京的什么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第一自然段:点明本文介绍的主要内容。
第二自然段:1.了解广场的建筑物的特点,布局整齐。
2.小组讨论,画出广场布局示意图。
3.课件演示天安门广场。指导朗读。
第三自然段:1、了解路和桥的特点。
2、过课件演示让学生感受北京大都市的繁华。
3、通过读表示出对北京的热爱。
第四自然段:1、了解北京的名胜古迹。
2、你还知道北京的哪些名胜古迹?(扩展知识)
第五自然段:1、了解北京的著名景观2、结尾课件,让学生了解这些景观。
3.读指导,“到处……到处”要重读。
4.、你还想要了解哪些有关北京的知识呢?
四、归纳课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北京有什么感受呢?
五、播放萨马兰奇宣布2008年北京召开奥运会的录像。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情景吗?同学们,想一下距2008年奥运会还有年的时间,在这6年中,你准备为北京,为奥运做些什么呢?(发散思维,树立民族自尊心)。“新北京,新奥运”,让我们记住这个口号,更预祝北京能更加美丽。老师也祝愿同学们更加进步!
第二课时
一、回想课文讲了什么?
二、幻灯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指名读,注意读音;齐读。
三、出示生字:
1.想读的站起来大声读。
2.看看哪些字是自己阅读时认识的。
3.观察要学的字再结构上有什么特点。(独体字多)
4.怎样记住这些字。(拆分法、口诀法、熟字换部件)
5.范字:严、史。
6.其余字,利用写字书,学生自己仿写,每个字写一遍,同桌互评,哪个字写的好,再写一遍。
7.生板书:想写哪个字就写哪个字并组一个新词。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烟火
- 奇怪的大家伙——混凝土输送泵
- 太阳
- 我的手表
- 铅笔盒
- 明亮的台灯
- 小牙刷
- 文具盒
- 我喜爱的米老鼠玩具
- 小汽车
- 一本语文书的自白
- 我心爱的手电筒
- 新家——大赛车
- 溜冰鞋
- 我自造的陀螺
- 简论“三贴近”原则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 试析案例教学法在民法教学中的应用
- 试析发展性资助在高等教育资助中的意义与实践
- 试析少数民族聚居区农村贫困学生就学资助现况与问题研究
- 走不出传统的樊篱——论施蛰存女性小说
- 试析“散文热”原因解析
- 试析朱自清散文中的尚清审美倾向
- 浅析毛泽东民主集中制思想对领导班子建设的意义
- 简析日本“私小说”的典范之作《棉被》
- “新写实”小说与现实主义文学观念的嬗变
- 试析我国教师惩戒权的立法设计探微
- ‘‘新写实’’小说流派对传统坝实主义昀礼正
- 被缚的孙悟空
- 浅谈以学生公寓为核心的学生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 暴力救赎的悲喜剧——解读奥康纳的《好人难寻》
-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 《南辕北辙》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