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9-11-20
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感受作者在草地上玩耍的欢快以及对草地的喜爱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1、能够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种子时的情形,能够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
2、通过朗读课文,表达出作者在草地上玩耍的欢快及对草地的喜爱之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感受作者在草地上玩耍的欢快,体会作者对草地的喜爱之情。
【教具准备】
蒲公英的图片及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草地上玩过吗?你见过的草地是什么样的?
2、他们在草地上玩儿些什么呢?
3、你们见过“金色的草地”吗?草地是金色的,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自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要借助读音读。
2、指名读课文,指导学习生字、新词。
3、投影出示生字新词。
(1)自读、抽读、指名读。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3)指导学生读音,培养学生识字习惯。
(4)指导书写。
(5)学生书写,注意纠正。
(6)巩固检查。
三、初读感悟
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文中那片草地在哪里?为什么称这片草地为“金色的草地”?
生思考、讨论后,全班交流。
2、谁了解蒲公英?结合课文插图,介绍一下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生长情况。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草地变色的原因,感受在草地上玩耍的快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填空题,引导学生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口头填空。
( )的草地
2、自然过渡:这道题有很多种填法,同学们看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自读讨论
1、各自轻声读课文。
2、根据课文内容,讨论填空题答案。
3、设疑:草地怎么会是金色的呢?为什么作者称它为可爱的草地?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三、精读解疑
1、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呢?自读第一自然段,体会。
(1)观看录像,生感受。
(2)引导想象:蒲公英盛开的情景。
2、朗读第二自然段。
(1)思考:图中两个孩子分别是谁?
(2)介绍有关蒲公英颜色变化的规律和原因。
3、那一天,“我”去钓鱼,发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从而“我”对蒲公英地感情又有什么变化?
(1)齐读第四自然段。
(2)文中的小朋友说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你觉得这样说恰当吗?为什么?
四、汇报成果
1、分小组汇报。
2、全班汇报。
3、拓展活动。(双休日活动)
五、总结课文。
1、朗读课文。
2、小结引申。
【板书设计】
2 金色的草地
绿色的草地
快乐
开 合
金 绿
色 色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梦
- 我学本领的经过
- 参观野生动物园
- 抓蜜蜂
- 我的梦想
- 可爱的小白兔
- 油菜花
- 五一夜市
- 花瓣雨
- 我喜欢足球
- 丰收的季节
- 欢快的笑声
- 养小鸡
- 蚕宝宝跳楼事件
- 游玩动漫节
- 2011入党申请书(八)
- 2月大学生入党申请书
- 第二学期大学生入党申请书
- 2011入党申请书(七)
- 2011入党申请书(一)
- 优秀入党申请书(一)
- 最新大学生入党申请书范本(四)
- 最新大学生入党申请书范本(三)
- 大学生入党申请书范本1000字
- 农村村主任的入党申请书
- 最新大学生入党申请书范本(五)
- 2011入党申请书(五)
- 参加工作后的入党申请书
- 2011本科生入党申请书
- 2011年优秀大学生入党申请书
- 论民族唱法如何用“声”
- 地铁车站端头井受力计算模型研究
- 浅谈音乐课中的节奏训练
-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列车间隔的有关分析
- 盖挖法施工在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愚园路站中的应用
- 应用特征抽取图像技术进行车站人群监测的初探
- 浅谈让农村小学音乐课堂“唱”起来
- 电子水准仪在广州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方式的探讨
- 浅谈肖邦24首前奏曲的和声手法及其表现意义
- 浅论美术行业经济投资价值
- 贝多芬晚期奏鸣曲曲式结构初探
- 谈高校教育中校园音乐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 浅谈新时期中学合唱队的训练方法
- 对比较音乐学研究方法探索
- 《好汉查理》教学设计4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之二(北师大版)
- 《好汉查理》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之一
- 《好汉查理》快乐练习:语文练习
- 《好汉查理》教学设计7
- 《好汉查理》教学设计9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之三
-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 《好汉查理》教学杂谈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之一(北师版)
- 《好汉查理》教学设计6
- 《好汉查理》教学设计5
-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