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9-12-31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一趟、背诵”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

4.体会作者为表明观点而采用的表达方式,体会假设、设问、反问、比喻等的表达效果,增加语言积累。

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本,重感悟,悟其情,悟其意,悟其法;重实践,在实践中运用语言引其情,动其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体会到“与书为侣”的乐趣,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

三、教学策略

1.品读与感悟相结合,在读中悟,悟后促读。

2.自主学习与集体交流相结合,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悟其情,悟其意,悟其法。

3.在课文解读中设置好问题角度,激发学生多向思维。引导、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漫谈引入,揭题解题

1.导语:(出示课件:尤安·艾肯的照片)同学们,你认识这位慈祥的老奶奶吗?她就是英国著名的儿童作家──尤安·艾肯。(出示课件:尤安·艾肯简介)1974年,尤安·艾肯获得了安徒生文学奖。安徒生文学奖被称为“小诺贝尔文学奖”。在颁奖典礼上,尤安·艾肯作了热情洋溢的献辞,在献辞中她做了一个有趣的假设。如果独自驾舟环游世界旅行,如果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呢?我想,同学们一定有许多答案。而尤安·艾肯却选择了一本书,并且以此作为献辞的题目,那就是──学生齐读:走遍天下书为侣。

2.“侣”是一个生字,很有意思,右边紧挨着两个口,看到“侣”字你会想到哪些四字词语?

形影不离、如影相随……

3.把这些词语放到题目中去,你对课题有了怎样的理解?

4.再来看看课题,你读出了什么味?带着你的情感再来读读课题。

【设计意图】漫谈引入,在揭题解题中初步感受作者对书的情感,对阅读的热爱。

(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1.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词、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直到把课文读通顺为止。

2.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出示课件:词语和难读的句子),指名朗读。

3.默读课文,把你读懂的内容批注在段落旁边。

4.学生交流,教师及时评价学生的发言,并和学生一起对发言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带上一本书去旅行;带上一本书去旅行的原因;反复读一本书的方法。

书是朋友,是故地,是你自己的东西。

5.学生看着板书用连贯的语言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在学生初读的基础上教师适时点拨,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结构,了解课文大意,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三)感知理由,感悟表达

1.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创设的情境中。同学们,你们知道独自环球旅行,需要多长时间吗?出示课件:麦哲伦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用了整整3年;日本一位71岁老翁独自完成环球航行历时234天;2006年,中国人首次完成帆船环球航行历时185天。

2.看到这些数字,你心中产生了怎样的疑问?

多少个白天、多少个黑夜,陪伴着作者的只是一本书,难道她不觉得烦吗?

作者为什么要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呢?

3.是啊,读到这儿我也有这样的疑问,可作者是怎么回答的?自己读读课文。

“我愿意读上一百遍,我愿意读到能背诵的程度。”

4.态度之坚决,看出对书尤为热爱。你能把情感送到字里行间再来读读这段话吗?(出示课件:第五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5.追问:作者为什么要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呢?

“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6.作者又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

7.师生合作朗读第五自然段。

师:如果你坐船周游世界,这一趟下来,你可以把这一本书读上一百遍,最终你能把它背诵下来。对此,你的回答是──

生:是的,我愿意读上一百遍,我愿意读到背诵的程度。

师:这有什么关系呢?

生: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师:朋友和家都太熟悉了,怎么还能有新的发现呢?

生: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师:因此──

生: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8.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作者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

书像朋友,像家;朋友和家再熟悉也会有新的发现;所以,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9.在这段话中,作者运用设问、反问以及鲜活的比喻,以推理的方式层层剥笋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你能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概括这句话的意思?

常读常新、百读不厌

10.回读第五自然段精彩语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作者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表达观点的方法。在回读中,领悟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

(四)补充拓展,加深体验

1.不光尤安·艾肯有这样的体会,古今中外不少名人也有这样的体会。我们来读读。(出示课件:名人读书名言。)

2.同学们,你们在读书中有常读常新的体会吗?

学生交流读书体会。

3.的确,一本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位朋友,就像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翻开阅读链接,自己读一读《神奇的书》,你又有什么发现?

──书就像战舰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

──书就像一匹神奇的骏马,带我们领略人生的真谛。

4.你觉得书还像什么,为什么?

──书像一杯淡淡的清茶,让我们享受生活的美好。

──书像一场春雨,滋润我们的心田。

…………

【设计意图】由名人谈读书体会到学生谈自己读书的体会,既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又使常读常新的思想入脑入心。适时引入阅读链接,搭设运用语言的平台,在发展思维的同时,丰富语言积累。

(五)了解方法,学以致用

1.作者在一遍又一遍地读一本书的过程中,也总结了一些读书的方法,自己读一读第七自然段,边读边归纳批注。

2.学生用“首先,然后,还会,最后”的句式交流阅读中学到的读书方法。

理解内容、续编故事、品味片段、寻找新知、总结收获。

3.了解了作者的读书方法,你再来读读这句话“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有哪些新的收获?

读书方法不同,收获也会不同,加深了对常读常新的理解。

4.难怪作者在漫长的旅行中不感到孤独、寂寞,因为有一位朋友与自己同船而行,这就是──齐读课题《走遍天下书为侣》。

小结:上文作者以层层推理的形式,让我们明白反复读一本书常读常新的道理。那么,读到这儿我们学到了一本书常读常新的方法,收获更大。

5.在小组内,同学们合作再来读读这个自然段,边读边把读书方法记下来。

总结:通过学习课文,我们不仅知道了作者选择一本书作为旅行伴侣的原因,也了解了作者反复读一本书的方法,相信对我们一定有很多启发。请同学们把以前读过的书拿出来运用学到的读书方法再来读一读,把你的新收获及时记录下来,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设计意图】一是帮助学生了解课文两部分之间的关系──由常读常新的道理到常读常新的方法;二是学以致用,把学到的读书方法运用到学生日常读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六)布置作业

1.利用今天学过的读书方法阅读一本书。

2.续编你最喜欢的一个故事。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最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可爱的小海龟
捉鱼乐
太姥姥家的大狗
锛偮杪栾紓的爱
可爱的小鸡
我的“好朋友”
新版龟兔赛跑
我喜欢的动物
小猫“废废”
天外来客
小兔
龟虾大战
小狗“噜噜”
小金鱼
缅怀先烈重温入党誓词
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细则
公路部门共产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和不合格党员主要表现
***市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和改革思路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都江堰市生态旅游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我自豪,我是市政人
加大城区文明创建力度当好文明城市建设排头兵
新时期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
浅谈供水公司提高服务质量的几点新举措
2006学年度第1学期语文第三册教学计划
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推进我县农业经济结构调整
怎样加强股份制企业的党风廉正建设
国税局副局长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剖析情况
关于组建统一的中小企业管理服务机构的建议
环境成本冲击下的中美产业竞争力模式比较(1)
浅谈“后奥运低谷效应”和应对的策略(1)
浅谈民营高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
关于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思考
浅谈网络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我国住宅产业现代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浅谈教师在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主导作用
浅谈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问题及其战略选择(1)
如何消除青少年学生的逆反心理
论矫正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多维路径
新自由主义与中美经济(1)
关于体育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
高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及对策
制药行业品牌管理研究(1)
《在山的那边》词义辨析
《在山的那边》课文导读
《在山的那边》生字注音
《在山的那边》问题探究
《在山的那边》学习要点
《在山的那边》中心思想
《在山的那边》诗歌语言鉴赏
《在山的那边》典型例析
《在山的那边》词语解释
《在山的那边》学法导引
《在山的那边》鉴赏
《在山的那边》课文简析
《在山的那边》学习步骤
《在山的那边》多音字辨析
《在山的那边》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