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0-05-25
《女娲造人》导学案4
女娲造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重要词语。
2、了解神话的特点。
3、了解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
4、通过复述故事情节,理解、体会想象与联想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领会神话的魅力。
5、学习文章对原有故事的人性化的演绎与扩充,培养改写神话故事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自主阅读,圈点批注;合作探讨,听说结合,研究拓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人类诞生的欢欣与愉快,感受创造的快乐,思索自身来源,珍爱生命。
2、激发探究关于人类起源、进化的科学知识的兴趣。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基础修行,自主学习
阅读课文,并调动知识储备或通过查资料了解神话。
1、填空。
(1)、 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像的故事。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以远古人民贫乏的生活为基础,借助 和 把自然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2)、《女娲造人》选自《 》,作者是 。传说中的女娲是 神。是根据古代神话改写的,其体裁是 ,它详细叙述了 的具体过程,着力刻画了女娲的母亲形象。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改正词语中的错别字。
女娲( ) 澄澈( )( ) 灵敏( )
掘起( ) 掺和( ) 踪迹( )
绵廷( ) 奔奔榛榛( ) 开僻( )
气慨( ) 兴高彩烈( )
3、请用下列短语仿写句子。
(1)神通广大——
(2)眉开眼笑——
(3)疲倦不堪——
二、探寻脉络,整体驾驭
4、用自己的话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5、仔细品味课后练习一中《风俗通》里两则短文,听朗读,在课文中划出短文中所没有的内容,看看课文中丰富了哪几个情节?
三、语言赏析、深层审美
6、处处洋溢着怎样一种情感?你能否从选段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并加以体会?
7、这篇神话真实感人的地方,在于女娲造人过程中的心理和神态描写,试各找一个例句并分析其作用。
8、课文通过对女娲的描写,你觉得女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四、写法论道、哲思启迪
9、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是真的吗?你怎样理解这种写法?课文中哪些情节最能体现这一写法?
五、情感体验,抒写心扉
10、想像女娲造人的动机是“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请发挥你天才的想像,试作另一种推测。
1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启示?
六、检测练习、展示反馈
12、你能选择下列词语中至少三个连词成句吗?
神通广大 兴高采烈 女娲 澄澈 幽光 灵敏 绵延 毕竟
13、在封建社会里,有人借用此神话把人剥削人现象说成是命中注定、天经地义的。他们说女娲用揉团黄泥做成的人便是社会上那些有钱有势的统治阶级的前辈,那些用柳条甩出的便是无权无势的下层百姓的先人,对此,请学生讨论,谈谈理解。
14.神创造人,是对人类起源的错误解释,但是这类神话为什么能够世代流传?
标签:女娲造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们的课余生活
- 好球!
- 一件难忘的事
- 大海边玩耍
- 未来的世界
- 家乡的特产
- 拥抱大海
- 古银杏
- 我的小表妹
- 我的新发现
- 夏天
- 赛尔号飞船
- 香村美景
- 第一次游泳的酸甜苦辣
- 未来的图书馆
- 农产品网络营销对策
- 形式美中数理逻辑的运用研讨
- 浅谈教育发展的科学指南
- 论协商性司法的理论基础(1)论文
- 对舞蹈教学中关于学生艺术表演力的培养的分析
- 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理论研究(中)(1)论文
- 论服务营销概念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
- 论法制视野下的司法公正(1)论文
- 论尊重“和而不同”构建和谐社会
- 语境与词语的异常搭配研究
- 间接言语行为的转喻视角研究
- 论室内设计中的陈设艺术
- 一定民主条件下司法审查制度设计的经济学论析(1)论文
- 试论科学发展观
- 探讨关联规则挖掘在汽车营销决策中的应用
- 《太阳》教学设计
- 《太阳》教学设计及反思
-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法二例
-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 《西门豹》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 《永生的眼睛》说课设计
- 《燕子》为例谈看图学文的教学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第一教时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八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 《阿德的梦》教学设计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九
- 《太阳》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