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0-06-24
《端午的鸭蛋》教案6
《端午的鸭蛋》教案
1、朗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2、合作探究,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感情。
3、品味语言,体会的语言特色。
4、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提倡保护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1、合作探究,深入文章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感情。
2、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体会的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 导入——阅读——品评——拓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诗激趣、导入
下面我给大家一首诗
屈子冤魂终古在,
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
醉讽离骚不解愁。
---边贡
1.请你们猜猜这首诗写的是哪一节日?来历如何?
明:端午节,屈子即屈原,遗俗指的是端午节
2.问:你知道端午节有哪些风俗吗?在你的记忆当中,端午有什么让你回味无穷的东西吗?(挂艾草,插菖蒲,喝雄黄酒,吃棕子,吃蛋……),出示端午习俗图片。
3.很好,我们今天来学习的一篇回忆性文章也是关于端午的。这篇文章是汪曾祺先生写自己过端午的一片回忆性的散文。
二、走近作者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作家。文风闲适自由,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nào记事》散文集《蒲桥集》等。
三、字词积累
四、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2、合作探究,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感情。
3、品味语言,体会的语言特色。
4、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提倡保护传统文化。
五、整体感知
你觉得这篇课文写了哪几方面内容?分别用小标题概括。
六、合作探究
1、文章开头介绍了端午节的哪些习俗?作用是什么?
2. 家乡的鸭蛋到底好在哪里?有什么特点?
以“这是 的鸭蛋,因为 (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为句式说一段话。
示例:
这是与众不同的鸭蛋,因为“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
名声远播 居然让苏南,浙江的人因此对你肃然起敬。
与众不同 居然可以成批成批输出双黄鸭蛋
令人惊喜 切开之后,圆圆的两个黄,竟然如此让人惊喜不已。”
历史悠久(“老品牌”、“老字号” ) 连200多年前的《随园食单小菜单》就有了记载
质细而油多 居然让人如此让人垂涎欲滴。
吃法多样 除了“可以带壳切开吃”“可以用筷子挖着吃”“竟然可以和豆腐炒着吃
色彩鲜艳 蛋壳是淡青色的,蛋白是白色的,蛋黄是红色的。
小结:家乡的鸭蛋是与众不同的,声名远播的,历史悠久的,吃法多样的,美味可口的,色彩鲜艳的……一提起家乡的鸭蛋,作者就用那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诉说内心的赞美和自豪。这种赞美,这种自豪都缘于作者那浓浓的思乡之情,缘于那深深的故乡情结吧。
拟写广告词
示例:“天上月亮太阳,高邮鸭蛋双黄”,请你也为高邮鸭蛋拟写一则广告。
3、写端午节的鸭蛋时写了哪些日常生活小事?
挑鸭蛋——装鸭蛋——挂鸭蛋——吃鸭蛋——玩鸭蛋
4、文章结尾为什么要要引用囊萤映雪的故事,是否离题太远?
5、你认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七、品味语言
找出课文中你认为写得好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并说说喜爱的理由。
的语言特色
1、口语色彩浓厚
2、古汉语的点缀使文章多了书卷气,增添了典雅之美
3、善于运用语言“造型”
4、淡淡的幽默
八、课文小结
这篇民俗散文,以闲适自由,平淡有味的语言介绍了家乡高邮的端午风俗,表现了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九、拓展延伸
你知道这些传统节日吗?我们该如何对待它们?
保护传统节日,珍视传统文化!
十、布置作业
用你的笔,把你家乡的风俗文化赞扬一番,写出自豪感,语言生动传神,有文化气息。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小制作
- 笋牙儿的童话故事
- 读《皇帝的新装》有感
- 可爱的小金鱼
- 家乡的特产
- 清明节
- 第一次炒菜
- 美丽的西山
- 青蛙
- 跳绳比赛
- 有趣的画鼻子游戏
- 我家的小狗
- 读《倒出那粒沙子》有感
- 《睡着了的国王的故事》读后感
- 借书记
- 谈一谈歌唱的舞台形体问题(1)
- 音乐演出市场究竟有多大(1)
- 浅谈“三段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1)
- 元杂剧演述体制中的说书人叙述质素(1)
- 关于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探析(1)
- 对古筝演奏艺术的几点探讨(1)
- 关于“新音乐”作曲新技法不断更替的问题(1)
- 浅析视唱的技术处理(1)
- 切勿进行置身事外的研究(1)
- 采风观念的异化(1)
- 交通工程安全设施的施工与管理
- 论音乐表演艺术的三层境界 直觉•兴趣•风格
- 音乐与诗歌关系”笔谈(1)
- 由当前古筝考级现象引出的思考(1)
- 六朝宫廷音乐活动类型考(1)
- 《匆匆》教案
- 《一夜的工作》教案
- 《詹天佑》课堂教学片段实录和点评教案
- 《看雪》教案
- 《草船借箭》的两种教法教案
- 《桂林山水》教案
- 《穷人》(第二课时)教案
-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
- 《梦想的力量》A、B案
- 《草原》教案
- 《给予是快乐的》教案
- 《三个儿子》(第二课时)教案
- 《翠鸟》教案
- 《落花生》教案
- 《鸟的天堂》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