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读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二、自由读课文,思考
课文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语句读通顺。
2、检查自读效果。
3、交流。你们读懂了什么?谁能把这个故事说一说?(整体感知)
三、练读、议读、质疑
1、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欣赏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提要求:(1、)把语句读流利,(2、)读你自选的这部分,你想到了什么?
2、议读与质疑。其他同学对于别人的朗读和发言,给与评价,提出不同的见解。如有疑问也可提出。一点要通过读书、思考、议论去认识。
(1)如选读“筑路工人突然停下来”这段课文时,要把你对高大、
挺拔的橡树的兴趣、爱惜之情读出来,要拿高大的橡树引起筑路工人的关注和爱惜的心理读出来。
议读时要对筑路工人自觉保护橡树的心理有所感悟,意识到“砍树容易栽树难”的道理。
(2)“如选读工程师与工人沉默”的部分——第4-6自然段时,要
从工程师和工人的神态、动作、言语中体会他们的心理。工程师要执行自己设计的工程计划,工人在工作中遇到了问题。他们在保护橡树上获得了一致。
(3)如选读最后几段课文时,要对公路上弯曲城马蹄形有所认识、
有所感悟。重点是读好人们的赞叹,体会保留橡树在人们心中的广泛影响。同时放开让学生畅谈自己的认识——由课文引向学生生活,由他律诱发自律。
四、练习地方实例,说说你读后的感想。
可启发学生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寻找有关的实例或资料来说说感想。
教后小结: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这类课文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独立阅读,交流合作,读懂课文。学习本课,按照练读——选读——质疑——议读等方式,促使学生生生互动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使学生受到了环保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关注自然、关注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是一条溪流
- 难忘的2008
- 倒霉大脚趾的自述
- 我帮表妹送课本
- 坏脾气惹得祸
- 大境门
- 秋天的校园
- 新学期计划
- 我的快乐梦想
- 小草
- 秋雨
- 血的教训
- 快乐的中秋节
- 好友-薛俊侥
- 爬 山
- 论日本传统艺道文化的美学特征
- 了解传统美术文化提高审美能力
- 以儿童美术形式承载传统节日文化
- 论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刑法论文(1)
- 反倾销与中国企业的应对措施刑法论文(1)
- 美术文化传统内涵论
- 犯罪构成事实研究刑法论文(1)
- 劳动教养制度及其改革刑法论文(1)
- UNlON美的艺术:从日本传统建筑文化谈起
- 论传统美术\工艺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
- 中美文化传统对其社区学院发展影响的比较研究
- 保险诈骗犯罪探析刑法论文(1)
- 体育行业规则与刑法的冲突刑法论文(1)
- 本土优秀传统美术文化在学院国画艺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应用
- 美国华裔文学所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
-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之3
-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之1
-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2
-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1
-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2
- 《少年闰土》教案2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1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2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2
-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
-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1
-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1
- 《少年闰土》教案1
- 《索溪峪的“野”》教学
-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