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09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综合资料二
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语言朴实,含义深刻。课文通过写一个小村庄的人们无节制地乱砍滥伐树木,周围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最后受到了大自然严厉的惩罚——整个小村庄都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告诫人们要爱护树木,保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这篇课文篇幅短小,以一把斧头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就是这把斧头,砍掉了原本“美丽的小村庄”的一切。寓意深刻,读后耐人寻味。课文把小村庄的人们在山上砍树建房,制造工具和家具,用树木当柴烧等行为一一列举出来,表面上看小村庄的人们好像是得益不小,但正因为他们的这些行为,造成了对周围环境的破坏,最终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由此可以看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是了解小村庄变迁的原因。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道理是学习上的难点。
教法建议
1、课前,组织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图片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2、这篇课文中有不少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读中去理解,在读中去体会课文所要告诉人们的道理。如:
“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这一句,可让学生通过查字典,结合课文中的插图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裸露”的意思,再理解整句话的意思。从这句话体会到,小村庄的环境已经开始恶化。
3、这篇课文语言朴实,读后耐人寻味。教学中要重视朗读,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体会文章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可以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小村庄的人们肆意破坏环境的行为和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冲毁的惨状,并通过读把一些含义深刻的词句表现出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朗读时,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要提醒学生注意把前后所叙述的内容联系起来,不可孤立地去读一段。即使是分组读,也要注意课文的整体性,把课文所描述的前因后果作为一个整体。
4、本课可挖掘的地方很多,教师可以挖掘利用教材的空白处,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奇怪的短信
- 打预防针
- 家乡的茶叶
- “不需要金钱的崇拜者”
- 养金鱼的科学
- 我与书的故事
- 保护环境征文
- 难忘的泼水节
- 我们班的“开心果”
- 晚霞
- 人,狗,哇哈哈
- 最可爱的人
- 我爱六一班
- 小学生早恋问题
- 北京一日游
- 中国传统文化管理思想的借鉴
- 新时期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 永嘉四灵与温州茶文化
- 中国玉器的基本知识及文化内涵
- 中国茶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整合
- 中国宪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 谈我国本土广告语的民族文化特色
- 浅谈中国民间美术的起源传承与发展
- 谈西汉初期的黄老管理实践及其现实意义
- 全球化进程需要普世伦理
- 论宪法学的根本方法
- 宪政、自由与正义 (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论知识产权(二)(5)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中国的宪法与宪政 (4)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全球化語境下的中國憲政(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穷人》教案(第一课时)
- 《半截蜡烛》教学实录 1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 《半截蜡烛》走进人物的内心
- 《半截蜡烛》综合资料
- 《草船借箭》教案
- 《半截蜡烛》课堂教学成长纪实
- 《半截蜡烛》课堂实录
- 《半截蜡烛》教学后记
- 《半截蜡烛》说课设计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 《珍珠鸟》教案
- 《半截蜡烛》练习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实录(第二课时)
- 《卖火柴的小女孩》课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