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教案2
翻新时间:2020-09-15
《赤壁赋》教案2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了解苏轼的人生感悟,倡导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体会诗情、画意、理趣完美融合的艺术特色;
2、研讨苏轼的人生感悟。
教学难点
对苏轼思想的认识。
教学方式
研讨式。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 导语
以林语堂先生《苏东坡传》中对苏轼的评价导入。
二、正课
逐段研讨。
问题如下:
1、第1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的感情如何?
2、第2段的歌词有何象征意义?作者的感情变化如何?
3、第3段中“客”是如何评价曹操、如何评价自我的?“客”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
4、苏子的人生感悟是怎样的?怎样看待苏子的思想?
三、小结
诗情、画意、理趣相融合的艺术特色。
四、美读,加以体会。
五、 作业
阅读《后赤壁赋》,思考其与《前赤壁赋》在语言和思想上的异同点。
附板书:
诗情·画意·理趣
景 江山风月 美不胜收
情 怡然自乐
乐极而悲
因悲生悟
悟透而喜
理 变与不变 乐天知命
把握人生
附教学后记: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春天来了
- 无头苍蝇
- 种太阳
- 失败是成功之母
- 可爱的嘟嘟
- 三英战小狗
- 拜年
- 通天飞瀑——有趣的岩石
- 买电脑
- 放烟花
- 有益的动物
- 比童年
- 鸡蛋布丁
- 《绿野仙踪》读后感
- 甜蜜的梦
- 中国高铁发展滞后而非超前
- 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音乐课堂教学评价(1)
- 回应中国高铁建设八大质疑
- 舞蹈编导法则在群众艺术中详细内容(1)
- 现代高速路不“高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 论中国佛教的生态伦理思想详细内容(1)
- 浅析中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改革
- 中国高铁自主技术体系领跑世界
- 高师声乐课多样化教学刍议(1)
- 舞蹈因科技更富有魅力---数字舞蹈初探详细内容(1)
- 什么是舞蹈详细内容(1)
- 汉族秧歌舞蹈与现代审美意识详细内容(1)
- 关于歌唱语言发声技术应用于高等师范教学的构想(1)
- 中国高铁的自给自足之路
- 关于手风琴普及教育框架之构思(1)
-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 《丑小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阿德的梦》教学设计
-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设计
- 《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
- 《荷叶圆圆》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
-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 《古诗两首》
-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