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教案2
翻新时间:2020-09-15
《赤壁赋》教案2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了解苏轼的人生感悟,倡导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体会诗情、画意、理趣完美融合的艺术特色;
2、研讨苏轼的人生感悟。
教学难点
对苏轼思想的认识。
教学方式
研讨式。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 导语
以林语堂先生《苏东坡传》中对苏轼的评价导入。
二、正课
逐段研讨。
问题如下:
1、第1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的感情如何?
2、第2段的歌词有何象征意义?作者的感情变化如何?
3、第3段中“客”是如何评价曹操、如何评价自我的?“客”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
4、苏子的人生感悟是怎样的?怎样看待苏子的思想?
三、小结
诗情、画意、理趣相融合的艺术特色。
四、美读,加以体会。
五、 作业
阅读《后赤壁赋》,思考其与《前赤壁赋》在语言和思想上的异同点。
附板书:
诗情·画意·理趣
景 江山风月 美不胜收
情 怡然自乐
乐极而悲
因悲生悟
悟透而喜
理 变与不变 乐天知命
把握人生
附教学后记: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无私的奉献
- 万象山公园游记
- 我的理想
- 骄傲的小鹿
- 那次我哭了
- 地球母亲,谢谢您
- 做人不可太贪心
- 春天
- 自由活动课
- 我的那只牧羊犬
- 小树漂流记
- 2040年的新型别墅
- 我家的庭院
- 老师,谢谢您
- 游洛迦山
- 乡镇行政权力的运作:模式与绩效
- 论民间艺术对中国油画的影响
- 对洋快餐转换营销模式给供销社企业的启示
- 网络语言变异词语对中小学生语言发展的侵害探微
- 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竞争力及提升策略
- 浅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
- 现代社会和谐的理想:政治正义与个人自由的统一
- 浅论邓小平与我国外交战略的“两个转变”
- 浅谈增强忧患意识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胜信念
- 谈课堂教学中的艺术
- 对外汉语教学与对外汉语
- 论孙中山的一“直接民权”思想
- 谈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传承与发展
- 关于提高黑龙江省县级党政领导干部素质的思考
- 浅论全球化、多极化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 《中彩那天》|人教版
- 《我们的民族小学》|课标教材
- 《黄山奇石》课文围绕黄山石
- 《掌声》教后记二
- 《可贵的沉默》|人教版
- 《路旁的橡树》|人教版
- 《一次成功的实验》|人教版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人教版
- 《灰雀》|人教版
- 《三个儿子》|人教版
- 《黄山奇石》讲读教案
- 《我为你骄傲》写话设计
- 《动手做做看》|人教版
- 《富饶的西沙群岛》|人教版
- 《小摄影师》|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