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的思念是圆的)教案4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的思念是圆的)教案4

一、导入:由课题导入,中秋,咏月

二、课文内容分析

1. 《十五夜望月》

①作者简介:王建(约767-约830),唐代诗人,曾任陕州司马,有《王司马集》。出身寒微。大历十年进士。曾作过县尉、县丞、司马一类的小官,又从军到边塞,晚年退居今陕西西安市。

②字词积累:

栖(qī):鸟停在树上。

十五夜:中秋的晚上。

地白:指月光满地。

1、“秋思”一词具体含义指什么?

答:课文注释③: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3、“地白”在文中是何意?由此你想到了谁的一句诗?

答:指月光满地。《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4、“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一词能换成“在”吗?谈谈你的理解。

答: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而“在”字,显得平淡寡味了。

1、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环境气氛,把读者带入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2、点拨:(1)、讲透诗题“十五夜望月”。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却处处含“月”试分析。拓展:白——月光,联想李白的《静夜思》。

树栖鸦——听到,非看到,联想周邦彦《蝶恋花》“月皎惊乌栖不定”烘托了月夜的寂静。辛弃疾的《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湿桂花——桂花已湿,夜太深,联想月中桂花是否也湿,月中嫦娥、吴刚、白兔是否也像庭中人一样无眠,意境更为悠远,这里暗点“望月”。

(2)、后两句抒情,非直接倾诉,而用委婉的疑问语气间接表达。“落”字最妙,妙在何处?(新颖妥贴,不同凡响,给人以动的形象,仿佛秋思随着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

题中的“十五夜”,结合三、四两句来看,应指中秋之夜。诗题,《全唐诗》作《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杜郎中,名不详。在唐代咏中秋的篇什中,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

“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象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树栖鸦”,主要应该十五夜望月是听出来的,而不是看到的。因为即使在明月之夜,人们也不大可能看到鸦鹊的栖宿;而鸦鹊在月光树荫中从开始的惊惶喧闹到最后的安定入睡,却完全可能凭听觉感受出来。“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冷露无声湿桂花”。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如果进一步揣摩,更会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你看他选取“无声”二字,那么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而且岂只是桂花,那树下的白兔呢,那挥斧的吴刚呢,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呢?诗句带给我们的是多么丰富的美的联想。

明月当空,难道只有诗人独自在那里凝神注望吗?普天之下,有谁不在低回赏月,神驰意远呢?于是,水到渠成,吟出了“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第三句才明点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但是,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然而,在表现的时候,诗人却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谁家”,就是“谁”,“家”是语尾助词,无实义)。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似乎秋思唯诗人独有,别人尽管也在望月,却并无秋思可言。这真是无理之极,然而愈显出诗人情痴,手法确实高妙。在炼字上,一个“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全唐诗》录此诗,“落”字作“在”,就显得平淡寡味,相形见绌了。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2、《水调歌头》

①作者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文学家,书法家,官场常失意。其文想象力丰富,又流畅自然,有时还含有深刻的哲理。与其弟苏辙、其父苏洵合称“三苏”。作这首词时已41岁,为密州(现代的山东诸城)太守,政治上很不得意,与其弟子由(苏辙)已六七年不见,心情抑郁寡欢。但他并未因此幻想超脱尘世,而是热爱着人间的现实生活。全词的感情基调是乐观的。

这首词把宇宙、人生问题融合在一起,把对官场的思考和对弟弟的感情贯穿到赏月中去,想象丰富又不离现实生活。宋代词评家胡仔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把握作者思想情绪:因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与弟弟子由分别七、八年,中秋对月,无不抑郁惆怅之感。但作者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却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②字词积累

把酒:端起酒杯。把:持,握。

宫阙( què):宫殿。

不胜(shēng):承受不了。

转、低:这里是对月光的动态描写。

绮:念(qǐ)

婵娟:美女之称。一说形态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

琼(qióng)楼玉宇

1.“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中“何似”可理解为“怎比得上”,据此,你认为作者月下起舞之后,是羡慕天上的生活,还是感叹:清冷的月宫比不上人间。

2.作这首词时,苏轼正逢仕途失意,文中哪一句体现他消极遁世,幻想超脱尘世的念头?

3.苏轼是一个心胸豁达、积极乐观的人,文中哪里体现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情趣?

3、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原名将海澄。浙江省金华县畈田将村人。他的第一本诗集《大堰河》1936年在上海出版。

《我的思念是圆的》,写于1983年9月21日,是作者艾青晚期的作品。由于经历了太多的飘零磨难,“文革”结束后,原本在艾青心中比较淡漠的亲情变得浓郁起来。这首诗正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感触。

字词积累:天涯海角:形容极远的地方或彼此之间相隔极远。

1.诗人问:“在这样的夜晚/会想起什么?”请问,你会想起什么?

2.“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骨肉被分割是痛苦的”,透过这一句,你能感受到作者的内心感情吗?

3.你认为“我的思念是圆的”这一句写得好吗?谈谈你的理解。

4.艾青在这首诗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诗人借中秋之月表现对祖国命运的关怀,对人民幸福的期待,抒发出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题目解说:

“我的”,把无形的思念说成是有形的圆,形象的语言中包孕着许多东西,比如说,我有一个成熟而圆满的思念,我看到现实中的不圆,我追求美好的团圆……

三、研习课文

1、这首诗分两节,第一节,诗人由“思念是圆的”联想到最亮最圆的中秋月亮。月亮只有中秋圆,言外之意是说其他时候的不圆,在这样的夜晚,人应该由不圆到圆。

第二节,由西瓜和苹果都是圆的联想到团聚的欢乐和“骨肉被分割”的痛苦,此时,诗意顿觉显豁,渴望祖国统一、亲人团聚之情跃然纸上。惟其如此,在这中秋之夜,望着明月,“谁能把月饼咽下”就变成了沉痛的责问了。

2.《我的思念是圆的》的结构特点:

第一节:思念圆——月亮圆——人不圆——何时圆

我的思念是圆的

第二节:思念圆——果瓜圆——家不圆——何时圆

3、《我的思念是圆的》一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借中秋之月表现对祖国命运的关怀,对人民幸福的期待,抒发出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十五夜望月》和《水调歌头》。

2、完成《训练三部曲》第十三课。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爱你,辽河
我长大了
制作舞蹈小人儿
吹泡泡
耀眼的月亮
家乡的变化
可怜的爷爷
茶花
星宝宝
含羞草
美丽的校园
小玩具
最伤心的一件事
美丽的天水湖
看烟花
教师入党自传
预备党员思想汇报范文
入党自传书
入党自传材料
入党个人自传
大学生入党自传
入党自传范文
预备党员最新的思想汇报
入党个人自传范文
关于抗洪的入党思想汇报
工人入党自传
入党个人自传
入党积极分子自传
大学生入党自传范文
入党自传格式
城市快轨交通沿线用地控制规划的研究
浅析环保城市轨道交通
主接线方案的确定
开挖卸载对相邻基坑围护结构内力的影响
浅谈变压器的异常运行故障的判断和处理
伦理的政治化定位—荀子思想主旨阐释
浅谈机电安装工程的项目管理
直线电机轨道交通的轨道结构
东莞市市域快速轨道交通规划设计思考
上海轨道交通运营客流简析
某市供电公司协同办公自动化系统设计应用分析
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分析
基于能量释放事故致因模型的地铁火灾防治思路
水泥搅拌桩在双林车辆段岔区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浅谈高速公路的机电系统设备管理的创新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乌塔》教学设计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好汉查理》教学设计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
《西门豹》教学设计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