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考试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考试题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0-10-23

《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考试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聚”和“怒”写得都很生动形象,请你就此说说你的理解。

(2)诗人是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伤心”吗?

(3)诗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亡,百姓苦”好理解,为何“兴”百姓也苦呢?

(4)这首散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聚”“怒”二字把“峰峦”“ 波涛”的雄伟气势写得极其生动形象。“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写出潼关的险要。2、不是,由“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可知是为古往今来的老百姓伤心。隐含对百姓的同情,对封建统治者的讽刺。3、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这两句议论,揭示了封建政治给人民带来的苦难,非常精辟。4、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统治阶级残暴贪欲的痛恨和对劳动大众所受苦难的同情。

阅读张养浩的《山坡羊》,做第7题。(2分)09山东淄博卷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用简洁的语言赏析画线句子

参考答案:

要点:一个“聚”字和一个“怒”字,分别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形象地表现出峰峦高峻的形态和波涛呼啸的气势。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08南充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①此曲中“山坡羊”是 ,“潼关怀古”是 。(1分)

②请谈谈你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理解。(2分)

参考答案:

①曲牌名 曲题 ②表现了一个历史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群众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1分)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苦难的同情。(1分)

阅读《山坡羊·潼关怀古》,完成下面问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成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请摘录出最能表现这首元曲主题的句子。(1分)

(2)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的哪一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3分)

参考答案:

(1)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选择“聚”与“怒”皆可。请分别看两个示例:

示例一:我认为“聚”字用得好。“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

示例二:我认为“怒”字用得好,“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爱护环境
最甜蜜的梦
我希望我的房间是......
假如我有七十二变
如果和是未来的发明家
万能笔
我变成了孙悟空
灾区儿童来我校
森林王国
复习以后
我心目中的老师
采蘑菇
假如我会变
噩梦
女娲补天(新编)
办公室司机2012年个人年终总结
2012年农业局信访工作年终总结
小学五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
学院财务人员2009年年终总结
社区2012年终工作总结
第四周班级管理班务工作总结
2012年学年第一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范文
幼儿园教师2012年年终总结
2010班级管理工作总结
2012年医院综合科年终工作总结
银行出纳员2012年年终总结
2012年自来水公司工作年终总结
青年志愿者活动工作年终总结
初中班级第一周情况小结
高一班主任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文
中文系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流程
2009年上半年2002、03、04级广告学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格式规范
论可持续交通系统的构想
刍议策略管理睬计与战术治理会计
论医疗过失赔偿责任适用原因力规则的具体办法
宏观调控权提炼的“外部性”研究
本科毕业论文撰写格式要求
论社会主体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中的主体因素
英国低碳产业支持手段给我国的启示
本科生毕业论文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研究
珠宝首饰不良资产的评估
护理本科健康评估考试试卷分析与评价
对机械制造企业税务筹划问题的分析
读《尊严》有感
《尊严》教学反思
基于文本,自然生成──《尊严》教学后记
孩子的潜能是无限──《尊严》教学随笔
识字教学不应该成为阅读教学的包袱──《尊严》教学反思
新课程下如何上好语文──《尊严》一课举例
《尊严》教后反思
《尊严》教后反思
《尊严》教学杂谈
《尊严》教学随笔
“尊严”在“三读”中构建──对语文教学中倡导“无痕德育”的点滴思考
《尊严》教学小记
读《尊严》有感
细节中有真教育之理想的距离──《尊严》教学一得
  自尊无价──读《尊严》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