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0-10-23
《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考试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聚”和“怒”写得都很生动形象,请你就此说说你的理解。
(2)诗人是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伤心”吗?
(3)诗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亡,百姓苦”好理解,为何“兴”百姓也苦呢?
(4)这首散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聚”“怒”二字把“峰峦”“ 波涛”的雄伟气势写得极其生动形象。“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写出潼关的险要。2、不是,由“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可知是为古往今来的老百姓伤心。隐含对百姓的同情,对封建统治者的讽刺。3、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这两句议论,揭示了封建政治给人民带来的苦难,非常精辟。4、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统治阶级残暴贪欲的痛恨和对劳动大众所受苦难的同情。
阅读张养浩的《山坡羊》,做第7题。(2分)09山东淄博卷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用简洁的语言赏析画线句子
参考答案:
要点:一个“聚”字和一个“怒”字,分别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形象地表现出峰峦高峻的形态和波涛呼啸的气势。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08南充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①此曲中“山坡羊”是 ,“潼关怀古”是 。(1分)
②请谈谈你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理解。(2分)
参考答案:
①曲牌名 曲题 ②表现了一个历史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群众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1分)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苦难的同情。(1分)
阅读《山坡羊·潼关怀古》,完成下面问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成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请摘录出最能表现这首元曲主题的句子。(1分)
(2)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的哪一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3分)
参考答案:
(1)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选择“聚”与“怒”皆可。请分别看两个示例:
示例一:我认为“聚”字用得好。“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
示例二:我认为“怒”字用得好,“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多动症
- 我的爸爸
- 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 春雨
- 爸爸的呼噜声
- 难忘的一件事
- 有趣的语文课
- 美丽的秋天
- 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
- 难忘的数学竞赛
- 《大渡河》观后感
- 我的生日PARTY
- 我在网上发表文章了
- 给爸爸戴眼镜
- 我做错了一件事
-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办学特色形成研究报告
- 浅析我国基础教育小班化体制推行的必然性和可行性研究
- 公证在保护知识产权领域的作用(1)论文
- 寻求东西方美学精神的整合之路(1)
-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论”质疑(1)
-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建设(1)论文
- 知识产权诉讼临时禁令实体审查条件分析(1)论文
- 建国五十年美的本体论研究述评(1)
- 探析基础教育课改背景下小学快乐作文教学策略
- 诠释孔子——论孟子对孔子美学思想的继承与创造性发展(1)
- WTO法律规则对我国市场经济法治的影响(1)论文
- 论中国经济法学理论发展30年(1)论文
- 对电子商务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学分析(1)论文
- 毛泽东的美学思想新论(1)
- 探析青少年萨克斯基础教育中的兴趣培养
- 《“红领巾”真好》教学建议
- 《“红领巾”真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清澈的湖水》教学杂谈
- 《清澈的湖水》教学建议
- 《清澈的湖水》词语理解、搭配与例句
- 《“红领巾”真好》词语
- 《“红领巾”真好》教学案例
- 《“红领巾”真好》课堂实录
- 《“红领巾”真好》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 《“红领巾”真好》词语理解、搭配与例句
- 《“红领巾”真好》教学设计4
- 《清澈的湖水》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 《“红领巾”真好》教学杂谈
- 《“红领巾”真好》教学设计2
- 《“红领巾”真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