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2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2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10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过程:

紧扣课题,承前启后

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2.(出示天都峰的多媒体画面)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

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深入读议,体会“我”受鼓舞爬上峰顶

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

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2.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课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出示“我”说的话,指名朗读。

3.“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自由读课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我”是怎么爬的?自由读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

a.学生读书圈划。

b.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奋力”是拼尽全身力气的意思。

从“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艰难。

c.引读第7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悦。

d.体会爬山的艰难、上山后的喜悦,指导朗读6、7两段。

启发想象,明白“老爷爷”也是受鼓励爬上峰顶的

1.老爷爷为什么也能爬上峰顶呢?带着这些问题一边读,一边想。

多媒体出示思考题:

2、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指导朗读。

总结课文,明白道理

读爸爸的话,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

板书:3、爬天都峰

又高又陡

奋力向上互相鼓励战胜困难

相互道谢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受到了表扬
第一次作主持人
一只小白兔
可爱的QQ宠物
快乐的荡秋千
快乐的圣诞节
美好的除夕
写三八妇女节的
买草莓
买菜
我爱雪
包饺子
新年放鞭炮
快乐家庭
我的小表妹
浅谈大学生的道德培养
浅谈高校园区管理行为的法律性质与学生权利保障
关于大学生权利维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从大学生权利反思高校教育管理
浅谈高职院校自主管理权与大学生权利的冲突
试论大学生权利意识教育
关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治化的思考
人文素质教育是高校推进文化的阵地和动力
浅谈从大学生权利看高校的教育管理
关于高考复习中学生心理地图的构建与运用
高校体育伤害事故中“校方责任"确立的法理分析
关于对大学生权利受侵犯问题的思考
浅谈网络技术加强大学生道德培养途径的分析
试论高校学生体育伤害民事赔偿及救助机制的构建
试析残疾人大学生的权利救济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
《乡愁》教学设计
《诗两首》教学杂谈
利用网络,让语文课“立体化”──《诗两首》教学笔记
一曲哀婉的乡愁曲──《乡愁》教学设计谈
《乡愁》教学设计
《我爱这土地》课堂实录
《乡愁》教学设计
《诗两首》教学案例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
《我爱这土地》教学实录
《乡愁》教学案例
出入现代诗的世界──《乡愁》教学案例
《我爱这土地》教学片断
《乡愁》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