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自学生字词。
(2)理解课文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诵读品味,体会小徒弟为何会被画师称赞。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课文中加深体会,明白要勇于开拓创新、勤动脑、多思考,才能想到别人所想不到的,才能有新的收获。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画师称赞小徒弟的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写有生字词、自学提示的小黑板。
2.收集一些“想别人没想到的”例子。
3.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
2.收集一些“想别人没想到的”例子。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出示一张白纸)同学们,如果要让你们在这么大一张纸上画尽可能多的骆驼,你会怎样画?(学生自由作答)
2.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画师的三个徒弟是怎么画的。(板书课题:想别人没想到的,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按自学提示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画出生字词,同桌合作,识记字形,理解词意。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与同桌讨论解决。
2.学生按要求自学,教师巡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指名读,齐读。(小黑板出示)
召(zhào)集骆(luò)驼(tuo)连绵(mián)起伏(fú)若(ruò)隐若现恰(qià)好
(2)生交流词意,掌握字形。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再读课文,分组讨论:
(1)三个徒弟的画分别是什么样的?
(2)你觉得谁画得最棒?为什么?
(3)从三个徒弟的画中,你体会到什么?
5.学生读课文,讨论。
6.学生汇报。
7.说得真棒!谁能读一读画师的话,看谁读得最像,最有感情。
8.指名读,师生评价。齐读。
三、拓展延伸
1.你们平时是不是也有想到过别人没有想到过的事?
2.你还知道哪些想过别人没有想到的故事?
四、总结全文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只要肯动脑筋,大胆创新,就会有很多新发现,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多动脑筋,做一个有创新精神的孩子。
五、作业设计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试一试,在一张白纸上怎样画出最多的花?
板书设计:
12想别人没想到的
大徒弟--用细笔画满
二徒弟--画许多头
小徒弟--只画山、一头骆驼--画师满意
(动脑、创新)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捏不碎的鸡蛋
- 童年趣事
- 绝招
- 我的绝招
- 我的绝招
- 两条小黄鱼
- 学骑自行车
- 比绝招
- 我的绝招
- 绝招
- 制作人造彩虹
- 对妈妈的回报
- 绝招
- 我的绝招
- 过大年好快乐
- 初一学生学期小结
-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一阶段总结
- 个人德育工作总结
- 党员先进性教育个人第二阶段小结
- 《黑骏马》的读书心得优秀感想
- 先进性教育个人党性分析及专题生活会总结
- 个人工作总结
- 毕业实习总结
- 毕业小结
- 2008年个人工作总结
- 信息技术个人总结
-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第二阶段个人小结
- 员工个人工作总结
- 党校学习自我小结
- 党校学员个人小结
- 浅谈初中生物课的概念教学
- 地理教学中概念图的制作与使用
- 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 美学家音乐美学想法透析
- 学术期刊的美学释解
- 高中历史新教材处理的三个层次
- 皇甫公窟的美学的思考研究
- 地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的关系分析
- 刍议创设情境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 论多媒体技术优化化学课堂教学
-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 声乐艺术中声乐美学
- 浅析构图秩序的美学理论
- 深究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趋势
- 信息技术教育内容生活化决策
- 《搭石》教学实录
-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 《搭石》课堂实录
- 《搭石》精彩片断
- 搭石?搭石!
- 由《搭石》教学并看借物喻人类文章的教学
- 《搭石》教学反思
- 《搭石》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 “词”中见功夫──听王红老师《搭石》有感
- 《搭石》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 踩着搭石过长江
- 心之所至,美之所现──江西省南昌市教研室王玲湘执教的《搭石》一课印象
- 创设情境 朗读品味──《搭石》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 听《搭石》一课有感
- 可谓一曲美的赞歌──赏析王玲湘老师执教的《搭石》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