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自学生字词。
(2)理解课文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诵读品味,体会小徒弟为何会被画师称赞。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课文中加深体会,明白要勇于开拓创新、勤动脑、多思考,才能想到别人所想不到的,才能有新的收获。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画师称赞小徒弟的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写有生字词、自学提示的小黑板。
2.收集一些“想别人没想到的”例子。
3.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
2.收集一些“想别人没想到的”例子。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出示一张白纸)同学们,如果要让你们在这么大一张纸上画尽可能多的骆驼,你会怎样画?(学生自由作答)
2.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画师的三个徒弟是怎么画的。(板书课题:想别人没想到的,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按自学提示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画出生字词,同桌合作,识记字形,理解词意。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与同桌讨论解决。
2.学生按要求自学,教师巡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指名读,齐读。(小黑板出示)
召(zhào)集骆(luò)驼(tuo)连绵(mián)起伏(fú)若(ruò)隐若现恰(qià)好
(2)生交流词意,掌握字形。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再读课文,分组讨论:
(1)三个徒弟的画分别是什么样的?
(2)你觉得谁画得最棒?为什么?
(3)从三个徒弟的画中,你体会到什么?
5.学生读课文,讨论。
6.学生汇报。
7.说得真棒!谁能读一读画师的话,看谁读得最像,最有感情。
8.指名读,师生评价。齐读。
三、拓展延伸
1.你们平时是不是也有想到过别人没有想到过的事?
2.你还知道哪些想过别人没有想到的故事?
四、总结全文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只要肯动脑筋,大胆创新,就会有很多新发现,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多动脑筋,做一个有创新精神的孩子。
五、作业设计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试一试,在一张白纸上怎样画出最多的花?
板书设计:
12想别人没想到的
大徒弟--用细笔画满
二徒弟--画许多头
小徒弟--只画山、一头骆驼--画师满意
(动脑、创新)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春的气息
- 秋天的小公园
- 校园里的春天
- 元宵观焰火
- 教室的新变化
- 别了,亚一弯
- 眼力“闯关”
- 校园春景
- 美丽的枫溪广场
- 未来的学校
- 冬天的早晨
- 校园的早晨
- 珠江的导游词
- 美丽的天鹅湖
- 美丽的屋顶花园
- 对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规划策略
- 关于生态城市建设中规划与绿化问题研究
- 浅谈室内空气污染的监测与防治
- 分析液压生活垃圾集运站设计思路
- 关于水壳菜在微污染水源处理技术中的研究
- 分析污水处理池的抗浮设计
- 建筑施工环境因素分析及污染防治
- 土壤源水环热泵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
- 浅论如何保证建筑节能施工质量
- 关于生态补偿研究中的技术问题研究
- 关于工业污水处理的防水抗渗问题探究
- 浅谈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
- 分析水利水电的大发展与环境保护
- 分析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
- 分析建设轻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 潜心读书 用心对话──以《匆匆》教学为例谈备课
-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 对《匆匆》的质疑
- 《匆匆》教学得失谈
- 《匆匆》教学反思
- 读与悟──《匆匆》一文教学点滴
- 《匆匆》教学实录
-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案例及反思
- 《桃花心木》相关知识
- 借助想象写出留在感觉中的东西──读六年级下册《匆匆》
- 感悟《匆匆》
- 体验、感悟──《匆匆》教学反思
- 感悟,在诵读中突现──听支玉恒《匆匆》一课有感
- 孩子,请你学会思考──《匆匆》教学反思
- 《匆匆》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