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0
《找骆驼》教案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的。
3.培养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通过学习,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商人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发现这些特点的。
2.理解老人为什么能够指点商人找回骆驼。
教学准备
师生分头搜集一些测试观察能力的图片,也可制成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观察画面,激趣导入
1.激趣:老师这里有一些挺有趣的图片,它能测出一个人的观察能力强不强。同学们想不想一比高低?
2.出示图片或显示课件内容,开展观察竞赛活动。
3.导学:其实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也会有许多发现的。《找骆驼》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这个道理。想不想学一学?
二、朗读课文,理出线索
1.建议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阅读全文。
2.学生根据提示思考课文内容。
(1)出示问题。
A、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后,是怎么做的?
B、老人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提出要求:看谁课文读得认真,看谁问题答案找得准确、完整。
(3)学生按问题提示和要求,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4)在互相交流中,把答案逐渐补齐。
三、通过朗读,理解词语
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1.如“忿忿”“不紧不慢”“至于”“果然”,在课文当中都有特定的意义。
2.如“不紧不慢”,既反映了老人性格上的特点,更体现了他的胸有成竹。
3.再如,用了“至于”一词,就强调了与发现骆驼沿途出现的一些现象相比,骆驼往哪去了的问题,就显得不重要了。
四、根据线索,比较异同
1.启发学生思考。看了这位商人走失了骆驼以后的表现,你觉得他和老人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先在小组里和同学交换一下看法。
2.组织学生集体交流要点:
(1)这位商人走失了骆驼后,可能因为心急,到处乱找,结果没找着。
(2)这位老人在走路时能留心观察,所以发现了……
(3)这位老人还能根据观察到的情况认真思考,于是就知道了骆驼的许多特点。
3.组织学生评价商人和老人,全班交流。
5、 假如你是一个旁观者,看到找骆驼这一幕,你想对商人和老人分别说什么?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文本,还要引导学生积累、运用语言,在文本中“走一个来回”。这一环节让学生比较、评价、进行说话训练,就体现了阅读教学的层次性,使教学循序渐进,拾级而上。】
五、角色朗读,表现人物
1.小组内分配好角色,讨论一下商人和老人的对话该用怎样的语气读。然后开展角色朗读,并互相评议。
2.展示角色朗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最好。
六、延伸作业
由老人的仔细观察和善于思考引导学生讨论拓展,说说自己用心观察,认真思索获得的发现。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可敬可爱的外公
- 猪笼草
- 难忘的假日游
- 阿姨,你真美!
- My Family(我的家庭)
- 后悔的一件事
- 画
- 友谊之泪
- 目光
- 成语大比拼
- 假如我是环保局局长
- 有趣的句子
- 大树的自述
- 合作办报
- 未来的书包
- 中国村民自治的法学思考法学理论论文(1)
- 论水库移民的公平补偿及其立法完善(2)法学理论论文(1)
- 正义的理想与误区
- 要约撤回或撤销的比较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 法学近代化论考 (3)法学理论论文(1)
- “轻罪”之法价值取向与人身权利保护法学理论论文(1)
- 法治的价值追求法学理论论文(1)
- 国际法与国际条约的几个问题(3)法学理论论文(1)
- 论水库移民的公平补偿和立法(2)法学理论论文(1)
- 法学案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法学理论论文(1)
- 法律对罢工权的确认及规范(2)法学理论论文(1)
- 法学案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2)法学理论论文(1)
- 论合同自由原则的地位法学理论论文(1)
- 论水库移民的公平补偿和立法法学理论论文(1)
- “轻罪”之法价值取向与人身权利保护(2)法学理论论文(1)
- 《蟋蟀的住宅》快乐练习:达标训练
-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2
-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7第三课时
-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课文简说
-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1
-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5
- 《蟋蟀的住宅》教学实录
-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10第二课时
-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10第一课时
-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建议
-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词句解析
-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9第一课时
-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6
- 《蟋蟀的住宅》快乐练习:同步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