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0
《找骆驼》教案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的。
3.培养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通过学习,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商人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发现这些特点的。
2.理解老人为什么能够指点商人找回骆驼。
教学准备
师生分头搜集一些测试观察能力的图片,也可制成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观察画面,激趣导入
1.激趣:老师这里有一些挺有趣的图片,它能测出一个人的观察能力强不强。同学们想不想一比高低?
2.出示图片或显示课件内容,开展观察竞赛活动。
3.导学:其实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也会有许多发现的。《找骆驼》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这个道理。想不想学一学?
二、朗读课文,理出线索
1.建议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阅读全文。
2.学生根据提示思考课文内容。
(1)出示问题。
A、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后,是怎么做的?
B、老人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提出要求:看谁课文读得认真,看谁问题答案找得准确、完整。
(3)学生按问题提示和要求,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4)在互相交流中,把答案逐渐补齐。
三、通过朗读,理解词语
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1.如“忿忿”“不紧不慢”“至于”“果然”,在课文当中都有特定的意义。
2.如“不紧不慢”,既反映了老人性格上的特点,更体现了他的胸有成竹。
3.再如,用了“至于”一词,就强调了与发现骆驼沿途出现的一些现象相比,骆驼往哪去了的问题,就显得不重要了。
四、根据线索,比较异同
1.启发学生思考。看了这位商人走失了骆驼以后的表现,你觉得他和老人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先在小组里和同学交换一下看法。
2.组织学生集体交流要点:
(1)这位商人走失了骆驼后,可能因为心急,到处乱找,结果没找着。
(2)这位老人在走路时能留心观察,所以发现了……
(3)这位老人还能根据观察到的情况认真思考,于是就知道了骆驼的许多特点。
3.组织学生评价商人和老人,全班交流。
5、 假如你是一个旁观者,看到找骆驼这一幕,你想对商人和老人分别说什么?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文本,还要引导学生积累、运用语言,在文本中“走一个来回”。这一环节让学生比较、评价、进行说话训练,就体现了阅读教学的层次性,使教学循序渐进,拾级而上。】
五、角色朗读,表现人物
1.小组内分配好角色,讨论一下商人和老人的对话该用怎样的语气读。然后开展角色朗读,并互相评议。
2.展示角色朗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最好。
六、延伸作业
由老人的仔细观察和善于思考引导学生讨论拓展,说说自己用心观察,认真思索获得的发现。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逗人的小猫
- 赤水的瀑布
- 假如我是科学家
- 家乡的农民画
- 我想长大
- 春游
- 假如我是一位魔法师
- 晨跑
- 我为家园添光彩
- 当黑乌鸦真好
- 快乐的六一儿童节
- 李四赔羊
- 我的一位好朋友
- 保护青蛙
- 我们班的节目
- 浅论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场监管机制
-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浅谈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
- 就语言学流派来谈语言学与英语输出
- 浅谈平面广告设计中“意境”之所在
- 国之瑰宝—琉璃,兼谈与料器和玻璃的区别
- 论认知语言学与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篇连贯解释的互补性
- 浅析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工厂”建设
- 谈动画角色设计的双重性
- 政治正义视角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新时期民族歌剧演唱的思考和建议
-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企业营销对策分析
- 基于汽车配件市场营销平台制作实训台研究
- 关于中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 《电脑住宅》教学反思1
- 《呼风唤雨的世纪》难句解析
- 《巨人的花园》教学诊断
-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及反思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 《鸟的天堂》教学思考
-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情景回放与反思
-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送教课)
- 《爬山虎的脚》第四自然段教学案例评析
-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学设计
- 《飞向蓝天的恐龙》
-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一
- 《巨人的花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