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15
《珍珠泉》教学建议
课前准备。教学本课之前,可提问“你见过泉水吗?”让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见过的泉水,对于没有亲眼见过泉水的学生,如果有条件,可以让他们收集有关泉水的图片、文字资料,或向他人求教。教师可准备有关泉水的课件或一些图片资料。
本课内容浅显、语言优美,教学时可以放手让学生根据连接语中的学习提示,自学自悟,教师点拨指导。可以先引导学生读懂连接语,明确阅读要求:课文写了珍珠泉的哪些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然后根据要求自学课文。初读,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内容,交流自己读后的印象和感受;再读课文时,就课文提示,展开讨论理解内容,体会感情;最后教师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在读中进一步体会语感,积累优美语句。
教学时,教师要在学生自学基础上,进行指导。
(1)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所描写的情景,比如,描写太阳光照在水泡和潭底石头上的情景:“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交错着;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引导学生感受文字描写的流动中的美,色彩的绚丽,在头脑里想象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还可以把想象到的情景互相说一说。
(2)读课文时,要指导学生边读边理解内容,体会作者描写得细腻和观察得仔细,比如,读潭底冒水泡的情景时,“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把水泡当作人来写,融入了人的感情,从中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指导读的时候,要着重体会这种感情,语气要轻松、活泼,好像在夸奖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
(3)指导朗读课文时,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语句画下来,多读几遍,再和大家交流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怎样读才能表达出感情。比如,朗读珍珠泉周围的景物,要强调“绿”字,绿青苔、绿草、绿树、绿水,还有水是“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水是那样深,又那样清……”,三个“那样”要读出绿的美感和赞叹的感情。“绿得……”“清得……”强调绿的程度要读出赞叹的感情。“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这就是我们村的珍珠泉!”是发自内心的自豪和赞美,要强调重音和停顿,读出自豪感。
适时背诵,积累语言。本课语言优美,虽然是略读课文,如果学生有兴趣,可以让学生在熟读基础上,有选择地背诵,还可以把一些优美的语句抄写下来。这里可不做统一要求,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优美语言,培养积累的习惯。
阅读要求及文后泡泡。连接语提出的“课文写了珍珠泉的哪些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的要求,要指导学生在自学和讨论中完成。在初读课文后,可以提出问题思考,教师重点指导阅读:珍珠泉的周边的景物怎样?潭水是什么样的?泉水是怎样冒出的,为什么叫珍珠泉?然后就珍珠泉的特点组织讨论。引导学生得出:珍珠泉四周绿色环绕,水是绿色的,清且深,泉水有冒不完的水泡,在阳光下涌出,形成多彩的珍珠的答案。文中的泡泡“我的家乡也有这样美好的景物……”可以在课文学习后,引导学生想一想自己家乡景物的可爱与美丽之处。这里只布置学生去想,去回忆,去观察,为口语交际课做准备。
资料袋的使用。本课的资料袋介绍了有关泉的内容:西藏的羊八井泉、河北的喷鱼泉、台湾的水火泉。目的是丰富学生知识,增加阅读兴趣。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自己阅读,凭借字典认识、理解资料中读不懂的字词,鼓励学生讲一讲自己知道的有关泉水的见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童年的生活
- 星空
- 我所认识的黄安叔叔
- 那儿,曾经是一片绿洲
- 观看稀有动物
- 美丽的家乡
- 秋收
- 如果我是一只小鸟
- 看电影《精武门》有感
- 游桂林市中心广场
- 小鸭争食
- 真的好想你
- 秋天
- 偷喝酸奶
- 牵牛花
- 深圳市雨水排放规划设计探讨
- 关注碳交易 实现理性发展
- 浅论生态文明与环境法治
- 低碳时代的世界和中国的能源结构
- 何慧丽:低碳乡建的原理与试验
- 中国绿色发展战略路径
- 陈潭、张晓亮:环境治理与生态政治
- 论我国西南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 “十二五”为什么要控制氨氮?
- 审视中国CDM项目成效
- 汀江流域森林生态修复对策研究
- 试析影响俄罗斯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因素
- “低碳”将改变什么?
- 关于生态环境的认识及对待
- 制定符合国情的机动车排放标准
-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之四
-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之二
- 《尊严》教学设计之二
- 《尊严》教学设计之四
-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之一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之一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之二
- 《尊严》教学设计之九
- 《尊严》教学设计之三
-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之五
- 《将心比心》A、B案
- 《尊严》教学设计之一
-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之三
- 《尊严》教学设计之五
-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