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1
《荷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设计理念】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阅读教学应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呢?读中感悟,读中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
【课时目标】
1、集思广益,多形式学习课文生字,重点理解:花骨朵、莲蓬、姿势、翩翩起舞和挨挨挤挤。
2、初步感知课文,理清脉络,重点学习第2段。
3、反复诵读,感悟荷花的美。
【教学重点】
有层次的读,学习第2段,感悟荷花的美。
【教学难点】
诵读课文有思维,有创新。
【教学过程】
一、说荷花,引课题
1、用一个词形容看到过的荷花。
2、看荷花图片,再说说亲眼看到的荷花是怎样的。
3、边看图边穿插学习词语:花骨朵、莲蓬、姿势和翩翩起舞。
二、读荷花,初感知
1、提出主题:作者是 看荷花的,从哪一段发现的?
2、由学生发挥,相机诵读课文:
如从第一段中发现作者迫不及待地去看荷花。
⑴ 引导第一段:两人读。
概括:闻到荷香。
如从第二段中发现作者认认真真地看荷花。
⑵ 引导第二段:比赛读。
概括:观察形状。
如从第三段中发现作者津津有味地看荷花。
⑶ 引导第三段:榜样读。
概括:欣赏姿势。
如从第四段中发现作者出神地看荷花。
⑷ 引导第四段:示范读。
概括:想象情景。
如从第四段中发现作者入迷地看荷花。
⑸ 引导第五段:集体读。
概括:回到现实。
3、整理课文脉络。
三、再读荷花,感悟荷花的美
1、读第2段,说说哪个词或哪个句你特别喜欢,为什么?
2、挨挨挤挤:动作理解。请学生一个个来“挨挨挤挤”,形象感知荷叶很茂盛,荷花长得好。
3、重点感悟: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看图,读原句子)
说说: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 地长出来。
(再读句子)
说说: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 地长出来,它们仿佛想。
动作演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请学生冒出各种姿势)
师: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4、美美第读这一段,并由比赛选出“朗读红花奖”和“朗读绿叶奖”。
四、再看荷花,表真情
1、再看荷花图,说说荷花。
2、诵读自己的心声。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神奇的铁环
- 春夏秋冬的故事
- 母爱
- 捞皮球
- 熊猫哥哥和熊猫弟弟
- 小兔运南瓜
- 鳄鱼和小公鸡
- 小猴淘淘吃冰淇淋
- 维尼小熊的故事
- 小猴淘淘
- 茶壶的故事
- 小蚂蚁过河
- 等明天
- 动物开奥运会
- 小猫学跳水
- 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
- 铁路物流业的税收筹划
- 谈如何建立高效率的税收征管模式
- 论我国企业税收筹划工作新趋势
- 论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 论我国房产税征收
- 理性的定位与思想的复兴
- 浅析税收代位实现应注意的问题
- 税收优惠助企业自主创新产业转型
- 路德及孔子的政治观与香港政教的反思
- 论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难点
- 从内部看哲学的半个世纪
- 布迪厄:文化与权力
- 广谱存在论对唯物主义本体论的继承和创新
- 谈税收筹划在企业中应用
- 采槐米──扩写《槐乡的孩子》
- 《槐乡的孩子》教学杂谈
- 《槐乡的孩子》好词好句
- 我与槐乡的孩子作对比
- 炎热的天气──仿写《槐乡的孩子》第3段第2句
- 《槐乡的孩子》教学后记
- 《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
- 猫捉老鼠
- 《槐乡的孩子》近义词反义词
- 读《槐乡的孩子》有感
- 略读课文,我们应放手让学生自读──《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
- 茶乡的孩子──学《槐乡的孩子》
- 《槐乡的孩子》教学片断赏析
- 用昔日的童年触动学生──《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
- 给槐乡孩子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