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之二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讲的是伊琳娜对法国科学家朗志万提出的问题感到奇怪。她动手做实验,发现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朗志万知道了,说:“我不是哄你们。我是为了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启发学生懂得对别人提出的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要动脑筋思考、动手做做看。
课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讲法国科学家朗志万向小朋友提出一个奇怪的问题:“一只杯子装满了水,如果放进一条金鱼,水不会漫出来。这是为什么?”两个小朋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第二部分讲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说对。回到家在妈妈的启发下动手做做看。实验结果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
第三部分讲第二天伊琳娜去问朗志万。朗志万说:我是为了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1.渎课文,理解“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的意思。
2.懂得对别人提出的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要动脑筋、思考、动手做做看的道理。
一个装满水的杯子、一条金鱼。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1.同学们,对别人提出的问题或者是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你动脑筋思考吗?你动手做了吗?(学生说自己的做法。)
2.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中的几个小朋友对法国科学家朗志万提出的问题就有不同的做法。那么,朗志万向小朋友提出了什么问题?后面发生了什么事呢?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3.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鳞() 哄() 骗()
2.理解词语。
哄骗:用假话或手段骗人。
漫:水过满,向外流。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法国科学家朗志万向几个小朋友提了一个奇怪的问题。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说对。回到家里动手做实验,实验结果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朗志万知道了,说:我是为了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四、再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指导阅读第一至三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说说法国科学家朗志万提了一个什么问题?
(一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可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
2.你觉得朗志万的问题提得怎么样?表现在哪儿?
(问题提得很“奇怪”。表现在“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可不是这样。”意思是说如果放进一条金鱼,水不会漫出来。)
3.分组思考讨论:小朋友的回答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回答?
(一个小朋友说:“这是因为金鱼身上有鳞。”另一个小朋友回答。)
二、指导阅读第四至五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四至五自然段,思考:伊琳娜为什么要动手做实验?
(“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说对,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来。”妈妈说:“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2.伊琳娜为什么觉得他们都没说对?
(“金鱼身上有鳞,水就不会漫出来”和“金鱼把水喝下去了”:都不合乎逻辑。)
3.做实验,体会伊琳娜看到实验结果后会怎么想?
(实验结果水明明是漫出来了,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科学家为什么这么说?是不是哄骗我们小朋友呢?还是妈妈的话正确,不能光想,要动手做做看……)
三、指导阅读第六至七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六至七自然段,画出伊琳娜和朗志万的对话,体会其中的意思。
2.体会伊琳娜话的意思。
(1)出示句子。
“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您作为一名科学家不应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您本来就知道放进—‘条金鱼后,水也会漫出来,还提出这样的问题,哄骗我们小朋友。)
(2)指导读出生气的语气。
采取学生自己练读、评读的形式完成。
3.体会朗志万话的意思。
(1)出示句子,理解意思。
“我不是哄你们。我是为了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伊琳娜听懂了什么?
(不要不加思考地相信别人的话。对待别人说的话或提出的问题,不光要动脑筋想一想,而且还要动手做一做。)
(2)指导读出语气。
4.分角色配合读第六至七自然段。
四、小结。
1.读后,你从伊琳娜动手做实验这件事中,受到什么启发?
2.你赞成“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吗?
(组内陈述观点和理论、集体汇报。)
课内练习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问题( )地微笑
二。按要求积累词语。
例:越想越生气
越 越 越 越 越 越
三、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
1.伊琳娜问朗志万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
2.安娜自言自语地说小壁虎跑到哪里去了呢她正在发愁忽然听见莎莎大叫起来妈妈床单上有一只花壁虎快来看呀。
四、按要求摘录书上的句子。
回到家里,伊琳娜动手做实验。她——。哎呀,不一样,水三二。
五、阅读课文片断,并按要求作答。
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他说:“我不是哄你们。我是为了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 )都是对的。”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高兴( )地笑了。
1.在括号中写出带点词的近义词。
2.乙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朗志万的话是什么意思?
3.你赞成“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吗?
说说你的理由。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最爱的一首诗词
- 我的表妹
- 母爱
- 假如我是语文老师
- 寂寞与欢乐
- “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观后感
- 九月赞歌
- 秋天的田野
- 风云天下--龙族(4)
- 我的曾祖母
- 风云天下—龙族(6)
- “小馋猫”——妹妹
- 一件令我难忘的事
- 给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 故乡的桥
- 读惠尔的《现代宪法》_宪法论文(1)
- 违宪审查与相关概念辨析_宪法论文(1)
-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法治建设的价值分析
-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人的复合性格
-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营销管理的影响
- 政策法学:迈向实践与理想形态的中国法学 _宪法论文(1)
- 论我国社区矫正法律制度的完善刑法论文(1)
- 浅论村民自治的本体问题_宪法论文(1)
- 浅谈酒文化在中国传统习俗中的功能
- 传统文化中的忠孝观念及其现实意义分析
- 张君劢宪政思想的演变_宪法论文(1)
- 司法审查中的行政紧急权力_宪法论文(1)
- 中国传统鼠文化的题材史研究
- 对盗窃网络游戏装备行为性质的认定刑法论文(1)
- 挪用公款罪有关实务问题之我见刑法论文(1)
-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 A案
- 《詹天佑》教学设计A案
-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B案
-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A案
-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B案
- 《穷人》教学设计B案
-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设计B案
-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 B案
- 《詹天佑》教学设计B案
-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A案
-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设计A案
-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设计
- 《穷人》教学设计A案
-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A案
-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A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