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尊严》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①认识本课6个生字 学写14个生字。
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做人方面的人生格言,了解哈默的生平。
A案
●谈话引入
孟子说过: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这是讲中国人做人要有尊严。本课中,在一位外国年轻人的身上,也体现了这样的做人品质。
●质疑激趣,引导了解课文梗概
①接下来,请同学们好好读读这篇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你最想问同学们一个什么问题,并想想,自己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②学生各自读书,思考问题;教师巡回,发现学生的问题。
③学生提问让其他同学回答,在回答过程中学生逐渐理解新词,读通课文,读懂课文。
④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研读比较,从具体语言中体会人物性格
①纵向比较。哈默的神态、语言、动作散见于课文之中,比较体会:如,年轻人“脸色苍白、骨瘦如柴”,可是当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问的是:“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当听到“没有”时,他的“目光顿时灰暗了”“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在杰克逊提出先吃饭再干活时,他仍坚持:“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为了加深学生对年轻人自尊人格的了解,可以启发学生想象他的心理活动。如,当食物摆在他面前时,从他说的话里想象他是怎么想的;当听到“没活”干时,他会怎么想;当杰克逊大叔要他捶背时,他又是怎么想,从而深入体会他自尊自强的品格。
②横向比较。将哈默与其他一群逃难的人进行比较。同样是疲惫不堪、饥饿难忍,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哈默是不愿接受施舍,愿意以劳动换取食物,别人则是“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比较中突出了哈默的自尊自爱、卓尔不群。
●体悟主题,拓展升华
①用自己的语言来评价哈默和杰克逊。
②以《<尊严>的感受》为题写一段话。
B案
第一课时
●导入
同学们,古人有饿死不吃嗟来之食的名言,讲做人要有尊严。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的是一位外国的年轻人,从他的行为和做法中,会给我们很多新的启示。
●学生自读课文
①自学生字新词。
②质疑问难。
③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①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和理解。
②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③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④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短文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了食物,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课堂作业
①抄写生字新词。
②概括地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深入朗读,品味词句
①要求学生边读书,边画出:
描写小伙子神态的句子:“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
描写年轻人动作的句子:“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描写年轻人语言的句子:“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个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②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些句子,从内容上体会思想。
③从描述中看,这个年轻人是个怎样的人?他是怎么想的?
●点拨,揭示中心
①讨论:年轻人的表现令人钦佩,更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②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提问:这个年轻人是谁?是什么使他从一无所有,到拥有一笔计所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呢?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诚实的劳动和做人的品质是多么重要。它能成就人的一生。
●结合自身实际,谈感受
鼓励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什么时候都要靠自己的诚实劳动来获取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指导学生带感情朗读课文
①自由读。
②指名读。
③分角色读。
●布置作业
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可以出示有关“尊严”和做人方面的格言,让学生读一读,并试着拟一条人生格言。可提示学生从“什么是尊严”和“尊严的意义”以及如何做人等方面去想,然后交流。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家乡满洲里
- 武汉的秋天
- 快乐的宴会
- 给香烟的一封信
- 满眼春
- 致北京奥运会组委会的一封信
- 我最佩服的人
- 足球场上的“风险”
- 读《丑小鸭》有感
- 未来的冒险小虎队
- 一次有趣的课堂活动
- 致奥运冠军刘翔的一封信
- 烧菜
- 收破烂的外星人
- 家乡的达赉湖
- 关于构建双语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思考
- 关于语境构建中人称指示语选择的语用移情与离情
- 浅谈加强语言和言语研究重视言语技能培养
- 调解的语言艺术
- 关于语用移情与文学翻译之异化策略
- 英文阅读中的语法分析和逻辑判断浅议
- 试论大学英语精读课堂中练习活动与思维活动的调查与分析
- 关于“文学引路”高级英语教学模式
- 关于德语中英语外来词的构成及影响
- 浅谈语用移情、跨文化交际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 关于语言能力观对语言测试的影响
- 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分析
- 关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 浅析英汉语非音质音位对比
- 关于语用移情在英汉翻译中对译者翻译策略的影响
- 科学是什么
- 关于“大陆漂移假说”
- 阿西莫夫简介
- 恐龙突然消失──地球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谜
-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词义辨析
-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导读
- 阿西莫夫:一个不普通的普通人
- 海底扩张和板块学说
-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学习目标
- 《奇妙的克隆》课堂教学实录与反思
-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词语解释
- 恐龙灭绝新说
-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有关资料
- 发现恐龙化石
- 中国的恐龙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