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15
《触摸春天》听课随想
捧读课文,一幅生动的画面映入眼帘:在春暖花开的美景中,一个小女孩穿梭在花丛中,她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慢慢伸出双手,悄然拢住了一只逗留在花间的蝴蝶,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小女孩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着翅膀飞走了,小女孩仰起头来张望。
这位特殊的小女孩就是课文的主人公安静,说她特殊,是因为她是一位盲童,说她特殊,还因为她能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感受春天的气息,触摸春天的脉搏,捕捉春天的踪影。
这篇简短的抒情散文真切的描绘了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表达了盲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文章文笔细腻。用词丰富、优美。诗意隽永,耐人寻味。
可是就是这样一篇好文章,很多教师上起来却感觉很有难度。
主要原因是一般孩子只能走近,不能走进。孩子不是盲童,很难体验盲童言行的困苦、内心的孤寂以及精神的无助。也就难以产生深刻的感悟。
如何让孩子走进盲童的内心,感应盲童对生活的追求,对生命的热爱?
一、课前实践活动:
1、寻找盲人事迹,了解盲人生活状态;
2、认真完成一项游戏:蒙上眼睛,自当盲人,在家生活半天。
3、阅读海伦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二、课始谈话启发
1、板书“春天”,谈自己眼中的春天——
阳光明媚
杨柳吐绿
万紫千红
满园春色
……
2、同学们多幸福啊,你们看到的春光如此真切,如此绚丽!
可是,盲人呢?他们能看到吗?但就是这样一个盲童用它独特的方式触摸着绚丽多彩的春,感受着充满生命力的春——
三、课中细节感悟
第二节中“流连”
第三节中“走得流畅”、“极其准确”
第四节中“悄然合拢”、“神奇的灵性”
第五节中“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
第六节中“仰头张望”
第七节中“创造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四、课后拓展升华
1、解读海伦.凯勒
2、解读张海迪
3、解读感动中国人物邵丽华
4、解读自己与盲人
5、记下一则对“生命”感悟印象最深的名言,
或写下一句属于自己的生命感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因为选择不同
- 颐和园导游词
- 时间都去哪了
- 黄山导游词
-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 再逢中秋
- 观察豆子
- 我的蝈蝈将军
- 胜似亲人
- 观察
- 开学了,我们笑了
- 假如我是科学家
- 教师节里的润喉糖
- 可爱的小猫
- 养蚕
- 国企管理应符合所有制性质
- 园林施工定额管理
- 探讨无线传感器网络LEACH路由协议的变化
-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 关于优化劳务派遣管理的探讨
- 图书馆员职业倦怠心理透视
- 群塔防碰撞方案
- 对现代企业管理中5S管理应用的探讨
- 论法约尔管理理论在油田HSE监督工作中的应用
- 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下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 从三江并流想国企管理
- 我国民营企业负债筹资探析-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企业管理会计现状与发展策略之我见
- 浅议商业银行成本控制
- 国有金融企业客户关系创新-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 《春雨的色彩》重难点分析
- 《春雨的色彩》作者介绍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案讲义
- 《春雨的色彩》考点链接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仿写例句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阅读知识
- 《春雨的色彩》作者其他作品
- 《燕子飞回来了》
- 《春雨的色彩》文章问题分析
- 《春雨的色彩》课文结构分析
- 《春天》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学建议
- 《春雨的色彩》随堂练习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