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15
《触摸春天》听课随想
捧读课文,一幅生动的画面映入眼帘:在春暖花开的美景中,一个小女孩穿梭在花丛中,她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慢慢伸出双手,悄然拢住了一只逗留在花间的蝴蝶,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小女孩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着翅膀飞走了,小女孩仰起头来张望。
这位特殊的小女孩就是课文的主人公安静,说她特殊,是因为她是一位盲童,说她特殊,还因为她能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感受春天的气息,触摸春天的脉搏,捕捉春天的踪影。
这篇简短的抒情散文真切的描绘了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表达了盲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文章文笔细腻。用词丰富、优美。诗意隽永,耐人寻味。
可是就是这样一篇好文章,很多教师上起来却感觉很有难度。
主要原因是一般孩子只能走近,不能走进。孩子不是盲童,很难体验盲童言行的困苦、内心的孤寂以及精神的无助。也就难以产生深刻的感悟。
如何让孩子走进盲童的内心,感应盲童对生活的追求,对生命的热爱?
一、课前实践活动:
1、寻找盲人事迹,了解盲人生活状态;
2、认真完成一项游戏:蒙上眼睛,自当盲人,在家生活半天。
3、阅读海伦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二、课始谈话启发
1、板书“春天”,谈自己眼中的春天——
阳光明媚
杨柳吐绿
万紫千红
满园春色
……
2、同学们多幸福啊,你们看到的春光如此真切,如此绚丽!
可是,盲人呢?他们能看到吗?但就是这样一个盲童用它独特的方式触摸着绚丽多彩的春,感受着充满生命力的春——
三、课中细节感悟
第二节中“流连”
第三节中“走得流畅”、“极其准确”
第四节中“悄然合拢”、“神奇的灵性”
第五节中“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
第六节中“仰头张望”
第七节中“创造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四、课后拓展升华
1、解读海伦.凯勒
2、解读张海迪
3、解读感动中国人物邵丽华
4、解读自己与盲人
5、记下一则对“生命”感悟印象最深的名言,
或写下一句属于自己的生命感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快乐的“五一”节
- 续写蜜蜂引路
- 春雨
- 长颈鹿
- 勇敢者的游戏
- 快乐的“五一”节
- 我的“五一”节
- 快乐的“五一”节
- 快乐的“五一”节
- 快乐的“五一”节
- 彭园快乐游
- 爱护国旗
- 我喜欢这样的妈妈
- 《缙云烧饼》
- 可爱的风娃娃
- 浅谈音乐特长生资源合理利用的途径
-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聚苯乙烯芯模)在人防工程中的应用
- 浅析西安鼓乐的历史渊源及演奏形式
- 浅析城市边缘区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 此处无声胜有声—谈休止符所具有的美
- 无线电技术在铁路工程中的研究
- 交通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探究
- 路基压实的施工控制
- 利用音乐艺术陶冶儿童心灵
- 浅谈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控制
- 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成因分析与对策
- 交通工程预制组合箱梁施工
- 音乐风格初探
- 抗滑桩技术在铁路工程中的应用
- 浅析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施工技术与措施
- 《小小竹排画中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
- 《四季》教学设计19
- 《四季》教学设计10
- 《小小竹排画中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6
- 《小小竹排画中游》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 《四季》教学设计9
- 《小小竹排画中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7
- 《小小竹排画中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
- 《四季》教学设计8
- 《四季》教学设计16
- 《四季》教学设计11
- 《四季》教学设计17
-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建议
- 《小小竹排画中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
- 《四季》教学设计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