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9
《阿德的梦》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喜爱幻想是低年级孩子共有的特点,课文内容符合儿童的年龄实际。教学中抓住感情朗读,引导学生在读中走进阿德的梦境,体会和分享他的幸福与快乐。引发学生结合当前的科学发展和经验,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说梦”、“解梦”、“画梦”中训练语言,发展思维,培养语感。激发学生了解现代科技的兴趣和培养科学幻想的意识。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知道课文大意。
3.培养学生科学幻想意识。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生字词语卡片,课文连环画,儿歌以及反映现代科技发展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引梦,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你们做过梦吗?今天我给你们介绍一个小朋友,这个小朋友也做了一个梦,不过他的梦与你们的梦可大不一样!
2.板书课题:阿德的梦
【设计意图】谈话直接点明文中小朋友的梦与同学们做的梦大不一样,在简洁、明快而又富有挑战性的对话中,激起学生读梦兴趣,同时又避免落入“问学生想不想听这个梦?”之类的套路式引入。
二、猜梦,激发兴趣。
1.想想自己曾有的梦,猜一猜阿德会梦见些什么?
2.出示图片或模型,丰富表象:出示航天飞机、飞船、太空图片或模型,让学生观察,说说对它们的了解。
【设计意图】猜梦--不是目的,而是强烈地激起学生参与文本对话欲望的一个载体。这样的形式,符合学生的期待心理,能有效地唤醒学生曾有的梦;印证学生期待结果,为与文本零距离交流提供有效资源。
三、读梦,自主识字。
1.默读课文,注意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再借助拼音读准。读前提出要求:不出声,不指读。
2.交流识字经验,汇报学习生字情况:包括字音、组词。
(1)注意区别“型”和“形”。型,模型、新型;形,形式、形状。
(2)“系”,多音字。系(xì)关系;系(jì)系鞋带。
3.再读课文,加深识字印象:(课件)出示课文连环画,自读全文后按顺序排列。
4.儿歌巩固识字。
阿德早起要旅行,乘坐飞船是新型。
起飞时间还未到,可视电话传真情。
电话屏上见外婆,聊起畅销新车型。
预订新车无污染,动力来自太阳能。
飞船呜呜长鸣声,阿德落地未成行。
原来未系安全带,大叫一声梦惊醒。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相信学生能够应用已经形成的初步识字能力来独立识字,鼓励他们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识记汉字。教师创设“默读,随文识字,交流识字经验,读儿歌”等多种方式,不仅加深了学生识字印象,而且达成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了解。
四、解梦,培养科幻意识。
1.阿德到底梦见了些什么呢?随连环画逐段读文,结合儿歌,想一想: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内容?哪些与现实说的不一样?
2.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分小组讨论:阿德梦中的哪些科技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3、结合课文内容分组进行读书汇报。
【设计意图】本文为略读课文,教学重点在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粗知文章大意。因此,设计充分放手让学生读书——图文结合,读思结合,并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抓住重点进行汇报的形式,既促成学生有效理解课文内容,又激发他们对科技成果的兴趣。
五、画梦,催动心中情怀。
1.你认为阿德的梦有一天真的会发生吗?从阿德的梦中,你想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后,链接相关资料。
(1)2003年10月16日晨,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自主出舱。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中国由此亦成为世界上继俄美之后第三个有能力将航天员送上太空的国家。
(2)“努纳二号”——迄今为止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太阳能汽车。它完全以太阳能为动力,“努纳二号”是由荷兰代夫特大学的学生们设计完成的,瑞典基律纳太空技术研究中心土木工程组的学生们也参与了这辆汽车的研制工作。在澳大利亚举行的太阳能汽车挑战赛中,它在31小时5分钟的时间里,完成了3010千米的旅程。凭借如此好的成绩,“努纳二号”赢得了大赛的第一名,最高时速可以达到170千米。
它全长5米,宽1.8米,高0.8米,车顶上布满了太阳能电池板,它所使用的电池和人造卫星上所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是完全一样的。“努纳二号”只有三个车轮,两个前轮,一个后轮。和普通的汽车一样,“努纳二号”上同样安装了指示灯和刹车灯。如果没有太阳,它可以利用电池储存的电力向前行驶。
(3)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于2005年7月26日成功升上太空,同年8月2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白宫,美国总统布什通过电视电话向“发现”号机组人员致敬,赞扬他们为太空探索事业勇冒风险的精神。
3.说说你心中未来的世界是怎么样的,或动笔把心中未来世界的样子画出来。
4.创办“我心中未来世界”的专栏。
5.课外阅读科学幻想故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科学幻想意识是本文教学目的之一,基于此,设计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在链接相关资料后,通过说、画心中的未来世界,并引导课外实践和阅读,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对科学技术的浓厚兴趣,努力在幼小的心田上播下科幻的种子。
【课后反思】
1.本设计以“梦”为线索整合教学内容,识字、读文、汇报等都围绕梦而展开,充分体现“以情景为中心”的课程思想,对教材内容进行个性化、生活化、活动化的再加工,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有效。
2.本文是连环画式的略读课文,教学要把重点放在训练学生默读课文、粗知文章大意、展开想象等方面,对文中提到的那些新科技没有必要作科学的描述,应着力引导学生读中感悟,读中想象,激起对科技探索的兴趣和热爱才是教学的主旨。
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提出与新科技有关的这样那样的甚至荒诞的问题,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和个性化疑惑。或许他提的问题与文本相去甚远,你根本不知如何回答,其实有些问题并不一定要向学生解说,实际上也解释不清,然而正好利用这个契机去有效地引导学生去探索科学的奥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最敬佩的人
- 我的老师
- 我的数学老师
- 老师,我们爱您
- 辛勤的园丁
- 关怀
- 苗老师
- 我的老师
- 我心中的好老师
- 我尊敬的一个人
- 我的老师
- 我的理想
- 恩师难忘
-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 我心目中的老师
- 研究生党支部工作计划
- 2009年党建工作计划
- 医疗卫生行业工作总结
- 2009年学校党支部工作计划
- 小学下半年学校党支部工作计划
- 2009年度党支部工作计划
- 企业党支部工作计划
- 医务科工作总结
- 机关党支部工作计划
- 县卫生局医院管理年活动阶段总结
- 中学党支部2009年工作计划
- 2009年中学党支部工作计划
- 党支部年度工作计划
- 2009年幼儿园党支部工作计划
- 小学2009年度党支部工作计划
- 论民族地方文献的采集
- 两岸大学生生态意识——试论受性别教育的影响分析
- 冲之鸟”在国际法上的地位分析(1)论文
- 如何利用ILAS深入揭示地方文献
- 全球化背景下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与国际法(1)论文
- 谈地方文献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 打击索马里海盗中的国际合作问题研究(1)论文
- 关于利用现代教育技进行体育教学的利和弊
- 中国军舰索马里护航的国际法律依据(1)论文
- 一种基于人机结合思想的书本式地方文献索引编制方法
- 国际法视野下完善我国文物保护的新思路(1)论文
- 论国际私法的国际法和国内法性质(1)论文
- 试论西部大开发中古籍地方文献的保护与利用
- 浅议地方文献采访策略
- 我国的教育改革方向在哪里呢?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7
- 《我们的画》教学设计
- 《四季》教学设计
- 《影子》教学设计2
-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
- 《静夜思》教学设计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2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1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 《影子》教学设计1
- 《比尾巴》教学设计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6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3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