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课堂教学实录
翻新时间:2015-12-12
《鸟的天堂》课堂教学实录
一、教学目标设计:
(一)认知目标
1,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识本文中的动态和静态的描写。
感情朗读课文。
(二) 情意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南方的优美风光,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育学生养成主动读书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情境设计:
《鸟的天堂》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巴金的写景散文,它描写的是生长在我国南方的一株美丽的大榕树。文章以鲜明的动静对比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这株大榕树是“鸟的天堂”,从而赞叹了我国南方水乡自然环境之美。
在教学本课时,为了把学生带到课文描写的情境中,我通过形象的语言描述和多媒体录像,设置了以下几处情境:
情境1:多媒体出示大榕树上百鸟鸣、群鸟飞的录像,教师的语言描绘,创设了“我”来到大榕树下的情境;情境2,伴随着音乐的录音,播放大榕树的录像片断,使学生进入“我”欣赏大榕树的情境中;情境3,伴随着音乐的录音,播放大榕树上群鸟纷飞的录像,使学生进入“我”欣赏鸟儿的情境中。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师(放大榕树上百鸟叫,群鸟飞的录像):同学们,在我国南方生长着一种美丽的榕树,树上住着许多鸟儿。看,鸟儿们飞呀,叫呀,它们生活得多么自由,多么欢乐啊!这棗就是鸟的天堂。(板书:鸟的天堂)
今天,我们就跟随我国著名作家巴金一起去欣赏这鸟的天堂。
2,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师: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看一看,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每次是什么时候去的?看到了什么?有不懂的词、句子用直线画出来。
生:读(略)
师: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
生:两次。
师:第一次是什么时候去的?
生:傍晚。
师:看到了什么?
生:榕树 。
师:(板书:榕树)第二次呢?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难得一见的雪
- 顽皮的小狗
- 抓老鼠
- 下雪天
- 爱喝酒的老爸
- 美好的日子
- 看捉鱼
- 爸爸生病了
- 下雪不可怕
- 爷爷病了
- 我的星河之梦
- 一场友谊赛
- 贴嘴巴
- 电视争夺战
- 雪娃娃看我们表演
- 税收征管质量审计调查的方法
- 中英国家审计比较研究
- 实现审计技术现代化
- 报表粉饰对当前中美会计审计领域的影响
- 澳大利亚绩效审计的成功经验
- 计算机审计初探
- 试论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审计的特点
- 数字监督:审计信息化起步
- 从美国大公司会计丑闻看会计监管
- 一个审计综合信息平台的建立与研究
- 审计与会计问题
- 从安然事件看美国的审计委员会制度
- 美国政府会计与审计职业化历程及其启示
- 我国审计信息化的现状与思考
- 国际信息系统审计发展史
- 《新闻两则》教学展示 参考图片
- 不让文言文教学枯燥无味──《狼》教学札记
- 人民军队经典战役──百万雄师过大江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语言的气势
- 渡江战役中的一个奇迹
- 血的见证──中国驻南使馆被炸目击记
- 决定历史的伟大决策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管窥
- 教师角色定位的再次反思──《狼》一文教后反思
- 关于新闻和消息
- 新闻的“势”
- 关于新华社
- 《新闻两则》有关资料
- 风格迥异 魅力独具──《新闻两则》特色摭谈
- 将“横渡长江”改为“胜利渡江”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