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04
《西门豹》教学设计之七
一、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想想: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事?
(讲的是战国时候,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和群众一道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事。)
2.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战国时期)
二、学习生字
1.字音。
学生对着生字表读生字,重点读准“娶”和“渠”,前鼻音“选、”和后鼻音“荒”“凿”。
2.字形
(1)将生字按结构的不同进行归纳。
上下结构:荒芜娶苇灾凿渠
左右结构:魏徒磕媳溉
半包围结构:选
(2)重点指导。
荒:中间是亡,千万不要多加一点。
婆:右上部的皮,最后一笔是“”。
凿:上边是业,最后两笔是“”。
溉:右半部共9笔写成。
(3)组词练习
①换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
绅()()徒()()媳()()
概()()选()()魏()()
三、查字典理解词语
1.读课后读读读写写的字词。
2.查字典解词。
荒芜——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
徒弟——跟从师傅学习的人。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人烟稀少——居住的人很少。
面如土色——脸上没有血色,形容极端恐惧。
四、再读课文,思考书后题
1.读课文,思考书后第一题。
2.用“‖”将课文分段。(分三段)
第一段(从开头到“我也去送送新娘”)。西门豹到邺这个地方,了解到给河伯娶媳妇和旱灾造成了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第二段(从“到了河伯娶媳妇的日子”到“漳河也没有发过水”)。在河伯娶媳妇那天,西门豹以那位姑娘不漂亮为由,把巫婆和官绅头子先后投入漳河。惩治了官绅巫婆,教育了老百姓。
第三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西门豹发动了百姓开渠引水,灌溉田地,邺地每年都有好收成。
3.全文按什么顺序分段的?(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的。)
五、中心思想
本文记述了西门豹在邺地,破除为河伯娶媳妇的迷信做法,惩治首恶,为民除害及兴修水利的事,赞扬了西门豹的管理才能和为百姓兴利除害的业绩。
六、关于书后题
1、默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
(1)西门豹从老爷爷那里了解到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是什么?
答:一共有两点,第一点是天灾,“年年闹旱灾”;第二点是人祸,官绅、巫婆欺骗老百姓、榨取钱财;百姓头脑里的迷信思想严重。
(2)在惩治官绅、巫婆的过程中,西门豹是怎么说,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答:西门豹是这么说的,这么做的:
①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另外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说完,他叫卫士抱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
②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那个人投进漳河。
③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
西门豹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他这么做的目的是将计就计,用事实惩治首恶,教育老百姓,只有尊重科学,开凿引水,科学种田,才能有好的收成。
2、这篇课文是用什么顺序写的?(见自学提示)
七、布置作业
1、生字抄词
2、语训
3、给家长讲故事。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家乡巨变
- 大自然给我的启示
- 我爱书
- 特殊的节日
- 助人为乐的小女孩
- 乡下的四季
- 顽强的生命
- 回乡之旅
- 夸夸我们的环卫工人
- 笑星老爸
- 新版“龟兔赛跑”
- 欢欢喜喜过大年
- 美 丽的 西湖
- 朋友们,我想对你说
- 空巢老人给我的启示
- 商标权共有制度研究(1)
- 环境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1)
- 杭州市政府采购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 洗钱犯罪的特点与防治(1)
- 让温馨的情感走进课堂
- 论我国离婚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基础(1)
- 取消管制刑之我见(1)
- 制约西部贫困地区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及对策研究
- 论协调区域发展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创新
- 翻译中语用学理论的应用
- 多方制衡推动环保事业(1)
- 中国公共支出管理若干重大政策理论问题研究
- 深化环境资源法学研究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1)
- 论税收国际化趋势下我国的涉外税制
-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 《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桥》教学设计
- 《桥》教学设计1
- 《桥》赏析
- 《桥》教学设计2
- 《桥》教学设计4
- 《金色的鱼钩》A、B案
- 《桥》教学设计3
-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7
- 《桥》教学案例
-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 《桥》教学设计9
- 《桥》教学设计8
- 《桥》教学设计8
- 《桥》教学设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