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燕子》片断赏析:平等对话 共同探究

《燕子》片断赏析:平等对话 共同探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燕子》片断赏析:平等对话 共同探究

(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

生:我们平时都说是几根线、几根绳子,这里怎么说是几痕细线呢?我从来没有读到过“几痕”,“痕”又不是量词,怎么能说“几痕”呢?是不是写错了?

师:(心里一怔——问得有理啊!是从没读到过!几痕?几根?……)你问得非常好,这可能是我们大家心中共同的疑问!这里的“细线”指什么呀?

生:是指电线。

师:的确,我们通常都说一根或几根电线,可这里怎么说是“几痕”呢?我也是第一次见到“几痕”的说法,还真不知道课文为什么这么写。(提问的学生脸上由好奇转为好大的失望)

为什么不说“几根”呢?是真的用错了,还是另有用意?(此言一出,学生的眼睛里顿放光彩)我想,我们大家一定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学生又露出了自信的神情,专注地点着头)。再读读这句话,想一想;还可以联系上下文,琢磨琢磨。(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果然积极投入到读书中去。他们有的紧皱着眉,读着,想着;有的一下紧绷着脸一下又舒展开来,自言自语的,似乎已有所悟。)

师:需要与同学讨论一下吗?

生:需要,需要!(老师这么一说,好像正中他们下怀。看来,他们可能对自己的思考、见解还不是很有把握。于是,各合作小组叽叽喳喳地、兴奋地开始了讨论。)

(讨论后,学生汇报)

师:好好地研究了课文,又经过了相互讨论,我现在特别想知道你们认为“痕”字用得对还是用错了?

生:(几乎是齐声说)没用错!

师:(睁大眼睛,奇怪地)哦,此话怎讲?

生:我们组讨论后认为,“痕”比“根”表达的意思显得更细一些,用“几痕”来描写电线,写出电线很细。(马上有别的小组举手积极要求发言,还有的学生仿佛忍不住了——“要写出细不一定用痕啊,用其他的词也能写出细……”可见,这种见解还不能说服大家)

生:电线原本就比较细,架在电线杆上,离我们远了,看上去不就更细了吗?就好像成了我们眼前的针线一样。那么细,如果不仔细看可能让人有时会看不出那里有电线呢!课文中不是把它写成“细线”吗?我们还查了字典,查到“痕”是“痕迹,物体留下的印儿”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少得只有一点痕迹”的意思,“几痕”刚好可以写出电线“细细的,淡淡的,看起来不明显的”的特点。

生:我们也是这样理解的,但我们还有补充。文中的句子写“蓝蓝的天空没,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我们想,电线架在蓝天下,蓝天是那么广阔无垠,而电线是那么纤细,看上去会让人觉得电线真的好像是留在蓝天上的一线什么痕迹,不再像原来一根一根的那样显目了,所以这里不用“几根”,而要用“几痕”更恰当。

师:听了大家的发言,我明白多了,谢谢你们!你看到过蓝天下架在电杆之间的电线吗?

生:看到过。

师:你能想起这句话所描写的情景吗?(能)你想,如果我们现在就站在田野里,随意地看着,看到电线杆上架着的电线,我们一定会不假思索地说:“瞧,那里有几根电线!”(学生点头)但如果再仔细地看,我们会发现电线是——

生:很细,很淡!

师:这是我们的——

生:视觉!感觉!

师:你现在又明白了一些什么了吗?

生:我明白了,“几根”是对的,“几痕”也是对的,只是“几根”着重于数量,而“几痕”却还能表达出作者远远看电线的感觉,淡淡的,非常细微,这个“痕”字用的很妙!

师:简直是“妙不可言”!“几痕”,使原本普通的电线多了几分朦胧美,使春天的景色多了几分诗意!“几痕细线”,多有诗的感觉!一个“痕”字,竟有如此大的蕴涵!

(由读而悟,由悟生情,学生把这句话、把“几痕”读得极有韵味。)

【评析】

学生主体意识的树立,学生主动学习习惯的养成,实现了学生能够在自主阅读中、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大胆地提出问题。面对学生的问题,作为学生学习伙伴的老师,与学生平等对话,让自己与学生站到同一个角度上、同一个位置上,进入同一个问题情境中,与学生“亲密接触”,融入学生的学习之中,营造氛围,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使学生投入地读、专注地思。在读、思中,学生找到了与文本对话的途径,进入文本世界,与文本“零距离”接触,实现了与文本的沟通对话,产生了个性化的理解。作为“对话”中的首席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了必要的引导——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通过讨论,把各自在独立探究中的发现进行交流,从而生生之间(组里)互相启发,互动地学(第一层次)。然后,组织组际之间的交流汇报,学生在悉心倾听中发现他我见解的异同,或赞成,或否定,或补充,或重新思考,组际之间、生生(全体)之间互相启发,互动地学(第二层次),使学习动态生成地向前推进。

而师生之间,就正如弗里在《被压制的教育学》一书中写道,“在平等对话中,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教师式学生及学生式教师。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过程负责。……这里没有谁教谁,也没有自己教自己,只有从头至尾在相互地教。”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谢谢你,太阳
我不敢再骄傲了
假如我会变
小猫打苍蝇
地球妈妈生病了
说话算数的老师
童年趣事¬——打雪仗
夏天的声音
我的妹妹
美丽的桃园
小猫打苍蝇
可爱的树袋熊
我的自画像
给妈妈的一封信
我爱家乡的山和水
建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倡议书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倡议书
政审材料
暑假回乡倡议书
扶贫帮困助学爱心活动倡议书
金秋亲子秋游倡议书
助学贷款申请书参考
“低碳生活节约用电”倡议书
抵制商业贿赂
党支部申报材料
五四红旗团支部申报
公司安全生产月倡议书
创文明城,做文明人倡议书
图书馆文明公约倡仪书
白血病募捐倡议书
黑色幽默的特点
探讨我国早教市场现状及营销对策分析
适应人才市场需求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对物权法中占有制度的思考(1)论文
在交际中体验成功 在活动中实践语言
关于涉外商事仲裁司法审查制度刍议(1)论文
中药业绿色营销新模式的构建与应用(1)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历史地位
英汉谚语的比较
书法学习中技能习得的心理机制
浅谈英语委婉语的交际功能
新民主社会主义论[中]
论艺术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Language and Culture
浅谈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1)论文
《触摸春天》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
《威尼斯的小艇》课堂练笔案例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月光曲》教学设计
《刷子李》教学设计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
《桥》教学设计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
《我不是最弱小的》有感
《索溪峪的“野”》教案
《爬山虎的脚》教案设计
《自然之道》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