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13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
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学生头脑中建立形象,体会大自然壮阔的美及无穷的威力。
2、培养学生边朗读边思考的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根据课文表达的情境,用恰当的语音、声调表达出来,学习表情朗读课文。
一、 新课导入。
作者用笔生动地描写了他第一次观看钱塘江大潮的情景,把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的景观写得有声有色。(板书:“声”、“色”)观潮人的情绪随着大潮声和色的变化越发高涨,读了使人如临其境。
二、讲读第一段:潮来之前
1、 课文一开头就把作者观潮后的感受写得清清楚楚,齐读第1自然段,找出写作者感受的词,字(出示卡片:天下奇观)
2、 大潮的“奇”充分体现在下面的文章中,让我们细细体会。
3、 第二自然段除了告诉观潮的时间和地点外,还交待了作者占据了观潮极好的位置。轻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作者站在海塘大堤上,观察了哪几处地方?哪个地方最能吸引你?(板书:宽阔平静)
4、哪个词写出了宽阔的钱塘江平静的?(出示卡片:横卧)
5、此时的江面因为在雨后,所以有一层薄雾笼罩着、朦朦胧胧,使江面更美丽了,远处的小山一会儿好像看得清,一会儿又隐隐约约看不清,文中哪个词是讲这个意思的?(朗读“若隐若现”)
6、此时,观潮的人应怎样?(朗读:“人山人海”)他们的心情如何?从哪些词可看出?
7、齐读第二自然段,小结。
三、讲读第二段(潮来之时)
1、 各自轻读,看看潮是如何来的,“声”、“色”如何变化的?分层。
2、 讲解第一层。
(板书:风平浪静)
声音呢?(板书:闷雷滚动)这雷声有什么特点?圈出表示特点的字,听到闷雷一样的轰鸣从远处接连不断地传来,顿时人们怎样?(板书:人声鼎沸)什么叫人声鼎沸?为什么会人声鼎沸?
3、 讲解第二层。
① 过了一会儿,“声”、“色”有什么变化?(板书:越来越大一条白线)
② 声音为什么会越来越大?
“一条白线”在什么地方?“水天相接”指哪里?(指图)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什么地方?(地平线)。
③ 观潮的人们呢?(板书:沸腾)想象动作。
4、 讲解第三层。(出示小黑板)
① 说说“声”、“色”的变化。(板:拉长变粗白色城墙白色战马山崩地裂)
② 拉长到什么程度:?(理解“横贯”)
“城墙”有什么特点?有多高?有我们教学楼的两倍那么高呢!景象多么壮观。(指名读)
比较“战马”与“马”,理解“齐头并进”“浩浩荡荡”。钱塘潮开阔、势猛,要不然,怎么说它壮观呢?
此刻,那声音更是不可想象。什么叫山崩地裂?文中哪句话是写这个词的?哪个词可以与“山崩地裂”相提并论?(教师给词)
大潮发出的声音如此惊心动魄,真是太雄伟了。(指名读)
5、教师小结,齐读第四自然段。
6、此刻,观潮的人呢?为什么不写?
作者已是(给词:目不暇接),看潮都来不及,但观众的表情也一定会有变化。嘴巴张得大大的,眼睛睁大,用哪个词形容?(板书:目瞪口呆)看的人很紧张,大气都不敢出,用哪个词形容?(屏息凝视)还可以用许多词来说,容你去想象。
7、齐读第二段,边读边想象,读出大潮的“声”、“色”,更要注意它们的变化。
四、讲读第三段(潮去之后)。
1、 可惜,潮头霎时就奔腾西去了。可是江面上余波未息,找找看,哪些词写“余波未息”?(理解并朗读“风号浪吼”“漫天卷地”)
2、 江面何时才平息?停息后江面是否如潮来前一样?
3、 宽阔的大江在短暂的时间里,江水竟然暴涨了两丈来高,你想象一下,这时观潮的人会是怎样的了?只是作者没写而已。
五、总结全文。
1、 根据板书总结全文。
2、 没读书前你知道钱塘江大潮吗?听到过别的地方或国家有吗?所以说绮丽的钱塘江,壮美的大潮,真不愧是“天下奇观”。
3、 齐声朗读全文,想象情景,再次和作者一起饱览天下罕见的钱塘江大潮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胜似亲人
- 观察
- 教师节里的润喉糖
- 因为选择不同
- 颐和园导游词
- 观察豆子
-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 养蚕
- 可爱的小猫
- 再逢中秋
- 我的蝈蝈将军
- 假如我是科学家
- 黄山导游词
- 时间都去哪了
- 开学了,我们笑了
- 论法约尔管理理论在油田HSE监督工作中的应用
- 图书馆员职业倦怠心理透视
-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 探讨无线传感器网络LEACH路由协议的变化
- 园林施工定额管理
- 企业管理会计现状与发展策略之我见
- 群塔防碰撞方案
- 从三江并流想国企管理
- 对现代企业管理中5S管理应用的探讨
- 国企管理应符合所有制性质
- 浅议商业银行成本控制
- 我国民营企业负债筹资探析-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关于优化劳务派遣管理的探讨
- 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下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 国有金融企业客户关系创新-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生字
- 《燕子飞回来了》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学建议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阅读知识
- 《春雨的色彩》课文结构分析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 《春雨的色彩》考点链接
- 《春雨的色彩》随堂练习
- 《春雨的色彩》文章问题分析
- 《春雨的色彩》重难点分析
- 《春天》
- 《春雨的色彩》作者介绍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案讲义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仿写例句
- 《春雨的色彩》作者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