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2
《雅鲁藏布大峡谷》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2、学习抓住重点,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的读书方法,并学会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3、从文中感悟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学习抓住重点,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的读书方法
激趣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知道吗?我国的青藏高原被称为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是“世界屋脊”。在这块高原上还有两个世界之最: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足迹去领略一下那里的神奇风光。
自由朗读,凭借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作上记号。
自学反馈,质疑问难
1、指名分节朗读,结合对生字读音的正音。(如:“移、脉、卉、罕”等)
2、说说作者从哪几方面向读者介绍大峡谷的,找出能概括段意的句子:
a......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b.......映衬着雪山冰川和郁郁苍苍的原始林海。
c......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
3、质疑问难,师生共同帮助解决。
抓住要点,简要复述
1、默读课文,抓住每一段的要点,思考具体内容。
2、指名概括课文的内容。
深入研究,品味语言
要求按下列问题读书思考:
a、作者用什么来证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
b.课文中一连几处用了“从......到......”的句式,读了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什么了?
c.为什么把九个垂直自然带比做“凌空展开的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
在各自研读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然后全班讨论,教师从以下几方面点拨:
1、作者用非常具体、准确的数据来证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的大峡谷。结合理解“不容置疑”。
2、作者反复用“从......到......”的句式,使读者形象地感到大峡谷雪山冰川和原始森林范围广大,形态多样,让人感觉到大自然的神奇。
3、这些景观都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坡上,于是就有凌空的感觉;而且每一个自然带的景色都不相同,说它是神奇美丽的画卷是非常确切的。结合理解“人迹罕至”。
熟读课文,积累词语
1、选择最精彩的语段多读几遍。
2、摘抄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课外延伸,拓展视野
要求学生查阅有关青藏高原神奇景观的资料,在班级交流。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们的学校
- 器官辩论会
- 民族精神
- 难忘的母亲节
- 张元欣的位置
- 假如我有
- 倒映
- 春天在哪里
- 听听,秋的声音
- 我最爱吃的肯德基
- 成长的酸甜苦辣
- 迷人的海滨风光
- 器官辩论会
- 弟子规
- 战争中的哭泣
- 又是荷花飘香时
- 五星红旗,我们的中国梦
- 浅谈企业档案管理电子信息化所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
- 浅议水文工程基建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 幸福是多层次、可持续的快乐
- 来生想做哪国人
- 坚持“1135”新思路开创档案工作新局面
- 浅谈医德档案网络信息化管理的实践与成效
- 论述移动新媒体环境下对档案宣传工作的影响
- 关于档案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 让论据更有力
- 乡镇档案工作
- 浅谈县级公安机关档案信息化管理
- 浅析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保护差异
- 揭秘抗战时期日本间谍组织在华的活动
- 11、《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
- 14* 理想的风筝 教学设计
- 9、《“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
- 22 理想的风筝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 第51页:9*“诺曼底”号遇难记(图)
- 第57页:12古诗两首(图)
- 12、《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一
- 13、《养花》教学设计二
- 第47页:9*“诺曼底”号遇难记(图)
- 12、《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二
- 《积累·运用三》教学设计
- 13、《养花》教学设计一
- 13、《养花》 教学设计
- 第52页:11*金色的脚印(图)
- 第45页:9*“诺曼底”号遇难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