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12
《最后一分钟》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或影视资料,如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回归时的情景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那个日子吗?1997年7月1日,就是香港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日子.在那一刻,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的上空迎风飘扬;在那一刻,美丽的紫荆花在香港四处开放,中华民族又圆了一个团聚的梦,祖国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最后一分钟》.
初读感知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间互相检查,或教师指名读.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3、默读诗歌,想想每节诗主要讲了什么.不懂的诗句提出来,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
讨论交流
4、指名读诗,读后评价是否正确流利.
5、相互交流:了解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6、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体会诗歌内容
7、读第1节,想一想: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此时此刻,所有中国人的情感是怎样的?(激动无比的.)读出这种情感.
8、读第2、3节,想一想:作者分别想到了什么?(百年的痛苦欢乐,挺直了中国人的脊梁,展~t-eq香港的土地和天空,~--?-等条约终被撕毁,领土、主权的回归.)有感情地朗读第2、3节.(自豪、激动、喜悦.)
9、读第4节,想一想:“第一朵紫荆”是什么?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来读?(急切、盼望.)
10、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总结升华
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中国强大了,祖国领土更完整了,中国人是爱自己的祖国的,盼望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大业.)
观看香港回归时的图片或影视资料,感受那令人振奋的一刻.
布置作业
阅读有关回归的资料,了解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了解香港的过去与现在.
课后反思
古诗还在积累,现代诗的熏陶几何时已了无踪影。回忆自己年轻时对诗人的崇拜,几本诗集视若珍宝,晨起背诵,路上反思,那种热情历历在目。诵诗对提高语言的感悟能力特别有帮助,有时感觉孩子们的语感不好,是否能多引进一些诗歌读读呢?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
- “生态赤字”与科学双刃剑
- 渔人和沙丁鱼
- 我的快乐梦想
- 风的传奇
- 写动物的作文400字四年级 描写动物的作文精选5篇
- 一条沙丁鱼的独白
- 端午节的起源
- 霜叶为什么这样红
- 太阳帆船
- 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
- 蜜蜂和蚂蚁
- 送“神五”升空的长二F型火箭
- 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 谁不说俺家乡好
- 外架方案
-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登记材料申报标准
- 技术标准地下室
- 毕业设计实习总结
- 钢筋验收常见问题
- 甲、乙、丙级防火门的设置部位
- 如何有步骤的进行家庭卫生间的装修
- 人防地下室的设计
- 幕墙工程现场应做哪些检测
-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 关于多层框架基础拉梁的几点看法
- 建筑名词术语解释
-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进度总结的编制
- 按揭与抵押的区别
- 怎么样填写施工日志
- 《找春天》课堂重点:课堂回放 春的追寻
- 《找春天》扩展练习
- 《找春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教案讲义1
- 《找春天》教材简说
- 《找春天》教学建议
- 《找春天》课堂重点:拓展交流,强化感受
- 《找春天》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找春天》读书笔记
- 《找春天》课堂重点:背景描述 春的序曲
- 《我有两个月亮》
- 《找春天》课外延伸 春的赞歌
- 《找春天》课堂重点:文章问题分析
- 《找春天》教学设计及建议
- 《找春天》课堂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