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6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几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老师要求两个同学合作解决,大家遇到困难了吗?那么请大家回答下面的问题。
问:住宅一般指谁居住的地方?为什么把蟋蟀居住的地方称作“住宅”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你在其他作品中见过这样的写法吗?你使用过这种写法吗?
问: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
(过程艰辛、工具简单)
读课文、画“住宅”
1.带着问题读课文:蟋蟀的住宅有哪些特点?画出重点词句加以体会,在体会的基础上反复的读一读。
2.老师出示一张有错误的蟋蟀住宅图,让大家找一找它的毛病在哪儿。
3.拿起画笔,画出正确的住宅示意图,注意体现蟋蟀住宅的特点。
4.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抓住课文里的重点词,以“我的家”为题说一说自己画出的内容。
4.师生进行评议,并把最好的作品贴到黑板上。
品味重点词语的作用
1.蟋蟀不肯随遇而安,这一点和大多的昆虫不同,那么蟋蟀是怎么做的?其他昆虫又是如何做的呢?
(读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抓关键词进行体会)
2.谁能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读课文的体会说一说“随遇而安”的意思?
3.反复读“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这一句,你还能体会到什么?
品读句子、体味情感、领略文章内涵
出示句子。
假如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先体会这一句该怎样读,然后自己试着读一读,指名读,教师范读。(读出赞美)
2.根据这句话提出问题:
(1)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什么样的?
(2)为什么说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3)作者为什么能把蟋蟀建房子写的那样形象、具体呢?
3.解决问题
步骤:(1)读课文画出描写蟋蟀建造住宅的工具,并说一说这些工具的作用。
(2)把自己当作蟋蟀,想象是怎样建造住宅的,小组内说一说。
(3)听完了介绍,交流一下感受。
(4)体会朗读,读出对蟋蟀不辞劳苦建造住宅的赞美之情。
4.用作者的话和自己的话分别赞美蟋蟀。
步骤:(1)找出文中三个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2)用自己的话表达对蟋蟀的评价。
学习“资料袋”
读“资料袋”的内容,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小练笔
借鉴拟人化的写法,写一篇有关小动物或小昆虫的短文。
睁大观察的眼睛述说感悟的心灵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迎春花开(三)
- 暑假中的收获
- 童年趣事
- 迎春花开
- 别了,我爱的母校
- 苹果的自白
- 难忘的第一次
- 交通规则须重视
- 我想当考古学家
- 成绩100
- 昙花——瞬间的美
- 友谊是什么
- 我的老师
- 一份特殊的作业
- 光阴
- 重新解读孔子的仁
- 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
- 论弱势群体权利的宪法司法保护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 宪法统治时代的开始?
- 中西方侠文化对比
- 中华文化的元色是兼容
- 儒家修养论今说
- 现行宪法文本的缺失言说(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谈《四库全书》
- 宪法统治时代的开始?
- 作为思维方式的“无为”
- 儒家节欲观的现代意义
- 汉字起源于中东——兼论甲骨文起源之文化读解
- 宪法统治时代的开始?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实录(3篇)1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实录(3篇) 2
- 《金色的脚印》教学实录、说课、反思 2
- 《山中访友》综合资料
- 《月光曲》说课设计(2篇) 2
- 《金色的脚印》教学实录、说课、反思 3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实录(3篇) 3
- 《詹天佑》教学设计(7篇+相关资料) 6
- 《用心灵去倾听》 教学设计 2
- 《月光曲》说课设计(2篇) 1
- 《金色的脚印》教学实录、说课、反思 1
- 《用心灵去倾听》 教学设计 1
- 《鸟的天堂》课堂教学实录
-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之一
- 《鸟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