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翻新时间:2023-08-17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导入:
上节课老师要求大家观察爬山虎并作记录,下面就请几位同学读一读自己的观察记录。
1.读记录并说一说和作者的观察有何相同和不同。
2.对比作者的描写,集体评议大家的描写。
体会词语、品读句子、演说特点
句子一:(爬山虎的叶子)
那些叶子绿的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的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空隙。
1.反复朗读,找出能展现爬山虎叶子特点的词语。
2.讲一讲自己有什么感受,并说一说这些词为什么用得恰当。
3.带着理解和感悟仔细品读。
句子二:(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的方,反面伸出六七根枝状的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1.讨论回答:这三句介绍了爬山虎的脚哪几方面的特点。
2.从“叶柄、六七根”等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观察仔细认真,描写准确生动。)
3.以“我是爬山虎的脚”为题,向大家演示自己的特征。
画一画、演一演爬山虎爬墙的过程。
1.边读边画出描写爬山虎动作的词语,并试着换一换这些词语,然后集体评议、对比优劣。
2.指名在班上说一说,可以边说边在黑板上图示。
3.同位之间把爬山虎爬墙的过程按顺序说一说,感悟作者是怎样把意思写清楚的。
听读思考
1.听老师范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后回答。
爬山虎的脚在触墙前后有什么变化?爬山虎的生长与墙有什么关系?
2.小组交流探讨。
读“阅读链接”
读一读“阅读链接”,说说自己的体会。
谈启示、说方法
1.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从这一课中受到的启发。
(可提示学生从作者的观察顺序、作者的观察方法、文章围绕一方法和时时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这些方面去谈。)
小练笔
1.观察一种植物,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
深入领悟观察和写作的方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可怕的猫咪
- 礼物
- 难忘的日子
- 秋雨
- 班会活动——沉痛哀悼5.12遇难同胞
- 竹
- 快乐的时刻
- 我祈祷
- 和谐赣州美丽家园
- 阳光童年,和谐校园
- 老师的眼睛
- Class Trip to the zoo(去动物园)
- 我最喜欢的一句格言
- 主题班会——让爱成为永恒
- 我的好"姐姐"
- 试论票据抗辩及其限制_经济法论文(1)
- 信用证交易独立于基础合同的仲裁条款_经济法论文(1)
- 经济性垄断案件调查程序探讨_经济法论文(1)
- 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_经济法论文(1)
- 网络搜索引擎与帮助侵权_经济法论文(1)
- 浅议船舶留置权_经济法论文(1)
- 雇工致人损害归责理论研究_经济法论文(1)
- 隐私权的经济分析_经济法论文(1)
- 论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中的利益冲突 _经济法论文(1)
- 关于我国破产债权人问题的探讨 _经济法论文(1)
- 反倾销应诉中市场经济待遇问题的动态与对策_经济法论文(1)
- 承租人优先购买权问题探析_经济法论文(1)
- 反垄断法应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为终极目的_经济法论文(1)
- 变动成本法的历史沿革、意义与作用 _经济法论文(1)
- 临时措施在知识产权仲裁中的比较研究_经济法论文(1)
- 《白杨》教案设计
- 《白杨》课眼开掘教案设计
-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二
- 《白杨》讲读教案设计
- 《白杨》:要政治还是要人文
- 《白杨》两种句式教学
- 《白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
- 《白杨》教学设计一
- 《童年的发现》综合资料二
- 《白杨》教学设计二
- 《白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 《童年的发现》综合资料一
-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
- 《白杨》教学设计六
- 《童年的发现》练习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