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9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4.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准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全文和阅读练习《泥土里,成长着大片大片彩色的故事》。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当你看到花儿在阳光下绽开笑脸,在温室里展露娇媚时,也许你并不会太在意,然而当你面对千万朵在冷风冷雨中怒放的小花的时候,你可以熟视无睹吗,你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让我们跟作者一起去风雨中赏花吧!(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字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认识本课生字:吕、滥、厘、刷。
3.师生轮读,互相评价。
4.交流: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
三、点上探究,体验情感
1.维也纳的春天犹如一位善变的魔术师,作者的情感也随之跌宕起伏。细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要求:文中直接表达的请画出来;没有明确表达的,请用心体会。
2.比一比谁先走过作者的情感线路。(椭圆代表情感变化,问号代表其变化原因。)
四、品味语言,情感共鸣
1.默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再美美地读几遍,体会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
2.找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语细细品味,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妙。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读出作者的失望──吃惊──遗憾──惊奇──震撼。
五、回归全组,升华思想
请同学们结合本文及前面三篇课文,和小组同学谈谈自己对人生、对生命的再认识。
六、拓展阅读,同步练习
1.向学生推荐阅读《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全文。
2.鼓励学生阅读练习《泥土里,成长着大片大片彩色的故事》。
教后记:学生能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
- 好读书的我
- 我最熟悉的人
- 爱看书的我
- 我爱我的妈妈
- 夸夸我自己
- 这就是我
- 我的表妹
- 我的自画像
- 感动的爱
- 我的奶奶
- 我
- 我的奶奶
- 我的自画像
- 喜欢钓鱼的爷爷
-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 试析教育公平及其结构
- C2C模式下网络营销价格策略的发展趋势及建议
- 股指期货推出后对现货商品市场的影响
- 与“宣战”有关的国际法问题(1)论文
- 作业成本法毕业论文范文
- 人道主义干涉的国际法批判(1)论文
- 试析教育理想的内涵
- 关于知识社会的教育革新
- ERP和成本控制的特征分析
- 加强ERP在制造企业成本控制中作用的建议
- 关于梁启超对西方新闻观念的本土化解读
- 论ERP在制造企业成本控制中的作用
- 日本国际法基本文献综述(1)论文
- 结构调整的制度基础和判断标准分析
- 《将心比心》教学杂谈
- 《将心比心》近义词反义词
- 《将心比心》教学反思
- 赔笔──教学《将心比心》有感
- 《将心比心》教学日记
- 《将心比心》教学心得
- 《将心比心》教学反思
- 《自然之道》文本链接
- 《自然之道》词句解析
- 《自然之道》近义词反义词
- 将心比心 以情换情──听《将心比心》教学有感
- 找准读写结合点 挖掘教材新资源──教《将心比心》后有感
- 《将心比心》词语解释
- 《将心比心》好词好段
- 《将心比心》课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