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1
翻新时间:2023-06-14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2.体会课文首尾呼应应写法。
3.学习生字新词。会用“宛转”、“兴致勃勃”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了解被称为“夜莺”的孩子是怎样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
2.了解开头三个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之间相互照应的关系。
三、课前准备:课件。
四、教学时间:二教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文。
1.学生自学
2.检查自学情况。
三、再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给课文的每个段落概括大意。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要求:
1.在这一段中你了解了什么?
2.怎样理解课文中的几句话:
(1)“有个孩子坐在河岸边上,搭拉着两条腿。他光着头,穿着一件颜色和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手里拿着一块木头,不知在削什么。”(这个孩子是夜莺,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有意地吸引敌人)
(2)“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只有我一个!”(在敌人不易察觉中戏弄敌人,体现出他的聪明。)
(3)“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体现出他的机智勇敢,镇静。让敌人觉得他只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他,让他带路。)
3.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有什么感受?(勇敢机智聪明活泼能干自信)
4.小结。
五、作业。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看“残疾人艺术团”表演感想
- 穿针
- 写书法
- 我的伴侣——台灯
- 杨树的歌(改写)
- 帮助别人,自己快乐
- 树的好处多
- 写日记感想
- 看电影
- 我的老师——修老师
- 参观鸟类科普展览
- 打画片
- 竹子
- 初春
- 庆“三八”
- 论戏曲打击乐的组成与功能
- 《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研分析(1)
- 论流行音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 戏曲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与组合功能
- 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诚信品牌建设(1)
- 红色经典音乐的“超时空经典性”研究
- 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简解(1)
- 有效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几个前提(1)
- 声乐艺术的二度创作
- 审计证据转化为刑事诉讼证据的可行性研究(1)
- 网络财务 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新趋势(1)
- 划线更正法的不足与完善(1)
- 高校音乐教师在现代数字环境下的应对和提升
- 企业效益审计应关注的几个重点问题(1)
- 公允价值在中国的特别性(1)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
- 《松鼠和松果》教案
- 《胖乎乎的小手》教案
- 《月亮的心愿》教案
- 《夏夜多美》教案
- 《古诗两首》教案
- 《称象》教案
- 《荷叶圆圆》教案
- 《两只鸟蛋》教案
-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
- 《要下雨了》教案
- 《棉鞋里的阳光》教案
- 《失物招领》教案
- 《乌鸦喝水》教案
- 《看电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