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尊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以朗读为主,使学生尽量发挥自己的想像,去读感悟、读体会。培养学生的语感,感觉是从对象中来的,是由对象认识的一种产物。
教学目标:
1、感情的朗读课文,将课文形象化。
2、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教学重难点:
课文中对哈默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和对镇长杰克逊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的理解。
教学流程:
1、直接导入,开门见山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对《尊严》这篇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板书课题:〈〈尊严〉〉)
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生:尊严
2、入情入景,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教给你们一种新的朗读方法,你们想不想学呀?
生:想。
师:其实要想学会这种方法非常的简单,只需同学们记住这个字(板书:像)
要想读得像,还有一个小窍门:读哪句话,你的脑海中必须要浮现那句所表现的情景,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读什么就要像什么。
(1)、范讲第一自然段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来了一群逃难的人。”能告诉老师,当你读了这句话之后,再你的眼前看到一幅什么样的情景呢?
(指名答)根据你的想像,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生评价,再读)
师:他们的脸色?生:面呈菜色。
师:神情?生:疲惫不堪。
师:想想,如果你是逃难者之一,又饥又渴,还会读得那么有力吗?
生读(指名读,生评价,再读),老师提示:一定要读像。
师:这时,有一些好心人送来了许多好吃的食物,如果你就是这群逃难者之一,你会怎样?
(生答)
同学们都已经体会到了逃难者的艰苦,同学们一起朗读第一自然段。
3、图文并貌,深切体会
“在这里面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当他面对美味可口的食物时,是怎样做的呢?”
给同学们一分钟的时间,观察这幅图,用你们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
生答
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一找,哪些文字是在描写这幅图的?(2—4自然段)
(生答,指名朗读,扮角色读,生评价,再读)
划出描写年轻人外貌的句子(脸色苍白,骨瘦如柴)
师:这样的一个年轻人面对食物,做出的是什么样的决定?
(靠自己的劳动来换取食物,)
从他们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答:(1)、我体会到了哈默是个自尊、自强、而不失礼貌的人。
(2)、体会到了杰克逊大叔的善良
师小结:对呀,哈默用自己的言行维护着自己的尊严,赢得了别人的尊重。而杰克逊大叔的善良也感动着我们。
让我们来看看杰克逊大叔是怎样评价哈默的?
生答:“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他有尊严”
师:这里的“富翁”真的就是指拥有百万资产的人吗?
生答:(不,这里的“富翁”应该是指一个人只要有尊严,那么“富翁”的称号就非他莫数了。
同学们,现在你们总知道了杰克逊大叔为什么要留下他了吧?那就归纳一下,用语言把它说出来。(因为他在哈默的身上看到了别人没有的东西:那就是尊贵的人格,和顽强的毅力)
4、总结
同学们,请记住随时随地都要维护自己的尊严,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那么,成功就在向你招手了。
5、扩展练习
在你们的身边有没有相似的故事呢?把他们的故事编进你的作文里,谈谈你受到的启发。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学咏春拳
- 我们都是“家用电器”
- 第一次洗书包
- 快乐的校园生活
- 喷泉
- 我的小弟弟
- 骄傲的小白兔
- 好吃的西红柿
- 国庆游记
- 捉迷藏
- 事在人为
- 我们的校运会
- 遗憾
- 去秋游的一天
- 蜜蜂飞进了教室
- 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及其补偿重构策略
- 通过实验探索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力(一)
- 高中化学新课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探索与实践(一)
- 外事翻译的政治性和时代性
- 英文商标汉译的原则及方法
- “化学平衡的移动”的教学设计和思考
- 在《实验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 对翻译中几个标准的认识
- 中国财政改革中几个全局性问题的思考
- 中餐菜单的英译翻译策略
- 浅谈人民调解向企业延伸的意义(1)
- 外事翻译的特点
- 财政政策目标重新定位及其改革思路
- 政府收入回归财政问题初探
- 财政透明度研究述评
- 《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
- 《画杨桃》教学设计之一
- 《找骆驼》教学设计
- 《翠鸟》课堂教学实录
- 《找骆驼》教学设计之三
- 《火烧云》教学设计
- 《画杨桃》教学设计
- 《画杨桃》课堂简评
- 《画杨桃》教学设计之三
- 《画杨桃》教学设计之二
- 《夸父追日》教学设计
-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 《赵州桥》教学设计
- 《找骆驼》教学设计
- 《画杨桃》综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