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0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7
【教材分析】
课文描写了新中国诞生时开国大典庄严、隆重和热烈庆祝的情景,着重写了“会场、大典、阅兵、游行”四个场面的盛况。
【教学目标】
1、感受开国大典时,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理解19个新词的意思,能仿照课文中的句子学写排比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6~8自然段。
4、能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正确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重难点】
能领会文中的中心思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1、播放《开国大典》的电影片断。
2、启发谈话:
这段电影中哪些镜头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教师简介当时的背景资料。
二、初读课文,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城楼檐下、汇集、擎着红旗、毛泽东、电钮、瞻仰。
2、说说以下各词的意思:
开国大典、典礼、城防部队、观礼台、擎、五更天、就位、迎风招展、汇集、排山倒海、肃立、瞻仰。
3、自由读课文。
4、交流预习后的初步感受。
三、揭示课题,指导学生自学讨论
1、齐读课题,说说题目的含义。
2、默读课文,布置思考题:
投影出示思考题: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的?
2、讨论课文讲了几部分内容?
3、找出不理解的句子划下来。
3、交流自学情况。
板书:
会前、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
4、追问:
课文的第二部分写了几件事?
(三件:宣布新中国成立;升旗;宣读政府公告。)
四、分部分朗读课文
五、朗读汇报
六、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句,提出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教师点拨,突破难点
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⑴ 读这段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⑵ 从那些词语中体会到这些感受?
⑶ 从重点词语句子中体会人们的思想感情: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为什么不用“走向”?)
⑷ 指导朗读。
2、学习课文第二、三部分:
⑴ 默读课文,说说开国大典分为几个过程?哪些过程最能体现出开国大典的盛况?
⑵ 学生自由发言。
⑶ 教师小结并板书。
⑷ 分析阅兵式的情况。
⑸ 联系上下文说一说句子的含义,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② 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
③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⑹ 播放课件。
⑺ 练习朗读。
3、学习课文第四部分内容:
⑴ 指名读书,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⑵ “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如果说成“两支游行队伍分头向东城、西城走去”好不好?
⑶ 找出群众激动、喜悦、兴奋的句子读一读。
二、朗读课文
三、作业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会前:广场布置 群众入场
典礼:宣布典礼开始──奏国歌──宣布新中国成立
──升国旗──宣读政府公告
阅兵式:检阅部队 群众欢呼
群众游行:天上…… 地下……
光明充满北京城
【教后感】
分几个部分来学习,因为课文比较长,这样教学更易于学生消化。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无价的尊严
- 爸爸,我错了
- 病房里的暖流
- 好消息
- 论开卷有没有益
- 鲜花上的演奏会
- 令人激动的启动仪式
- 邓亚萍,您是我的榜样
- 我喜欢读书
- 赛诗会
- 假文盲
- 打篮球
- 我的同学
- 雷雨前后
- 谢谢您,老师
- 《大一生水》篇管窥
- 宪政的新范式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宪政的复权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宪法的适应性问题研究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官员腐败的文化传统溯源
- 中国宪法实施的私法化之路(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法律锲入:政治冲突的秩序和地方自治的缺失
- 新传统主义与儒学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 法律锲入:政治冲突的秩序和地方自治的缺失
- 论市场经济与立宪主义的实现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的教育——修身
- 论美国宪政下的正当法律程序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略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观
- 论宪政的平衡性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中国宪法实施的私法化之路(4)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1
-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2
-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 《金色的脚印》有感
-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2
-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1
-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4
- 《伯牙绝弦》赏析
- 《伯牙绝弦》有感
- 《金色的脚印》
-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3
- 《金色的脚印》中心思想
- 《金色的脚印》阅读提示
- 《金色的脚印》拓展阅读
- 《伯牙绝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