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孔子伦理思想的人文价值

孔子伦理思想的人文价值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4

孔子伦理思想的人文价值

孔子生活于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时期。当时社会变革内涵着社会道德观的转向,即由超凡的宗教道德观转向世俗的人伦道德观,而孔子的道德观正是这一转向的重要标志。

春秋前社会的道德观从总体上说是一种宗教道德观,这是殷周时期社会的宗教天命观在道德领域的必然表现。

夏代的宗教目前尚无确切文字可考,但据牟钟鉴推测,夏代大约已经形成了至上神的观念,其宗教观念是从原始宗教中继承下来的祖先崇拜和灵魂─—祖灵──崇拜(《中国宗教通史·上卷》第86~87页),有孔子的话可以为证:禹“致孝乎鬼神”(《论语·泰伯》)。

在殷代,宗教支配着整个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礼记·表记》),“道德观念在卜辞中没有痕迹”(《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第64页)。到西周时情况发生了变化,在宗教思维中融进了道德思考,如《尚书·酒诰》中有:“用孝养厥父母”。《书经·康诰》中则主张对不孝不友的人尤其应当尽快地给予惩罚。所以,《诗·大雅》中说周人“有孝有德”。但是,在宗教和道德的关系上,道德实际上只是宗教自身的内容,只具有从属的意义,人们还没有对世俗的、现实的道德关系表现出自觉的理论诉求。从宗教伦理向世俗、现实伦理的转变,其转折点或标志是孔子的伦理思想。孔子伦理思想的现实转变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得到反映:

第一,道德的形成机制从鬼神的支配转变为人的情感需要。道德在周代表现为人对鬼神权能的崇拜。而在孔子那里,道德则出于人的内在情感。从仁的两个方面的意义说,一方面,仁是孝亲,表现为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情的流露,是亲子之爱。这可以从《论语·阳货》中记载的孔子和学生宰我的对话中得以说明。另一方面,仁是“泛爱众”,可归结为人的同情心即忠和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论语·卫灵公》),是“能近取譬”(《论语·雍也》),即后人所说的“推己及人”。

第二,道德的功能从克配天命转变为社会关系的调节方式。周人讲德是认为有德才能够克配天命,永保天命。殷人称自己是受天命进行统治的,周人说“天命靡常”,现在天收回了对殷所授之命,而改命他们代替殷人进行统治,天授命的依据是看对象是否有德:“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德的内容是敬天保民,殷人违背天意,失德,所以天要“降致罚”,而周人的祖先(文王)能够“明德慎罚”,所以能够收受天命。统治者能够“明德修身”才能够“以德配天”,从而“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在这里,道德是统治者获得天命,保持天命的工具。

在孔子的伦理思想中,道德则是基于人的同情心而形成的普遍的社会成员的素质。孔子认为,人本性相似。这一相近的本性是人所具有的同情心,尽管有君子小人之别,但趋向于道德、形成道德素质却普遍存在于君子、小人(民)之中:“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论语·泰伯》)。所以,人不仅能够“爱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论语·学而》)而且能够“泛爱众”:“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因此,“仁”具有普遍的人类之爱的含义,在这个意义上说,以“仁”为核心的孔子的道德是适用于每一个人的,是一种普遍的社会调节机制。

第三,由道德即祭祀转变为祭祀为了教化。周人“有孝有德”,其孝固然有养亲的意义(“用孝养厥父母”),但重要的是祭祀先祖,周武王就把祭祀文王说成是他的孝心的表达。孝就体现在享祭祖先的活动中:“率见昭考,以孝以享。”如此,才能永远受到天的福佑:“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永言孝思,……于万斯年,受天之佑”(《诗·大雅》)。在这里,孝是一种宗教的情感和诉求。

孔子重视祭祖,但孔子祭祖是为了弘扬孝道。他之所以对鬼神存而不论,是顾虑不能以鬼神的有无而影响人们的现实之养。对孔子来说,“孝”最重要的是“养”和“敬”:“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这就把孝看成是现实的亲子关系,是一种具有此岸价值的行为。通过祭祖是要让人们了解孝道,培养人们的孝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慎终指丧礼,追远指祭礼,通过这一类的礼仪促使人们的道德进步而达到仁。宗教祭祀由此成为进行道德教化的工具。

孔子伦理思想的世俗转向有着重要的人文价值,这一价值集中表现为对人性力量即人的内在情感力量的开掘和信心。

首先,将道德视为内在情感的诉求,使人的道德主体地位得以显现。周代的“孝”、“德”因其同祭祀祖先、克配天命相联系,受鬼神的强制,还不是人完善自己本性的自觉意识,这时的道德还不能获得人类精神自律的意义,或者说作为人类精神自律的道德还没有形成,所以人并没有获得道德主体的地位。孔子将道德置于现实的人、现实人的真实情感之上,人因为这种真情实感并将其“推己及人”而获得了内在的规定,“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从而使人本性趋于完善。由于道德是人的内在心理追求,成为有德之人完全取决于人自己的意志:“为仁由己”(《论语·颜渊》),只要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完善的道德境界就会实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这就使人成为道德的主体。

其次,人的共同的情感因素使道德成为普遍的社会调节力量。在周代,祭天祭祖是天子、宗子的专利,所以只能为氏族贵族所有,还不是一种社会性的精神生活。同情心、“能近取譬”则是人人都有的,由此所表现出的行为必然是会见诸于每一个人的,使一种德的方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行为的基本选择和常态,从而使道德成为一种有效的社会协调机制。正是在各个个人的行为中生成了一个民族的社会道德感,它表征着中国文化的传统和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其意义如侯外庐所说:“把道德律从氏族贵族的专有形式拉下来,安置在一般人的心里要素里,并给予理论的说明,这可以说是孔子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伟大功绩。”(《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第156页)最后,教化能够激发人的情感,使人为善。孔子将人的真情实感看作是道德的基础:“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通过“慎终追远”能够使“民德归厚”,因为这些礼仪激发了人们的内在情感,使人们去为孝为悌,道德感得到强化。推而广之,能够用道德加以引导、用礼教进行规范,人们就能够自觉达到一定的道德要求。孔子看到了道德教化的作用,表现了对人性向善的信心。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游灵渠
神 圣的爱
反败为胜的感觉真好
毒品猛于虎
我的老师
别拿生命开玩笑
题目:游黄山
我爱英语
我为什么不脸红
妈妈,我想对你说
我那个悔啊......
妈妈的唠叨
我的爷爷
自行车
桂花飘香
社区治安工作总结
船管员工工作鉴定
财务学年工作总结
减负工作总结
学校人事部门个人工作总结
组织委员年终总结
骨干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房地产营销员工作鉴定
执勤工作总结范文
财务部试用期工作总结
医疗护理方面工作总结
市委办公室人员工作总结
学生会宣传部工作总结
计划生育部门个人工作总结
党员老师工作总结
劈裂灌浆技术在滹沱河北大堤整治工程中的应用
公共事业特许经营中的临时接管制度研究(1)论文
灯泡贯流式水电站厂房三维静动力分析2
黄河下游凌汛成因及防御措施
关于建立我国行政合同救济制度之构想(1)论文
水权制度建设在我国水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与行政问责制度构建(1)论文
小型水库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通知、答复可诉性浅析(1)论文
我国行政诉讼功能之实证浅论(1)论文
行政法视野下的法律冲突类型化研究(1)论文
北京市东城区公众参与机制研究(1)论文
小水电站低负荷运行及气蚀预防措施的讨论
灰色系统模型在混凝土坝应力分析中的应用
论政府职能特变对大学自治的回应(1)论文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与反思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设计1
《月光曲》有感
《老人与海鸥》教学反思
《月光曲》评课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老人与海鸥》课文解析
《跑进家来的松鼠》反思
《老人与海鸥》教后反思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反思
《伯牙绝弦》教案(踏雪无痕)
《金色的脚印》教学反思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2
《最后一头战象》一课
《月光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