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9第一课时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9第一课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06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9第一课时

【教学建议】

1、要求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出文章中讲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要求用比较简练的话语概括出几件事情。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从毛主席在花山的几件事中体会到了什么。要引导学生从具体的事实内容出发,认真仔细地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作者叙述的顺序:

从文字表面看,文章主要记叙了毛主席在花山村的三件事,叙述顺序很清楚。可进一步让学生理解这三件事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安排。让警卫员把群众请回来碾米,不要影响群众正常生活,表现了主席对群众的关心。进而派警卫员每天给碾米群众送去茶水,表现主席对群众的体贴、爱护。最后毛主席来到群众中,亲手给群众递去茶水、帮群众推碾子,表现了主席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的作风。三件事在思想感情的表达上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同时这样的叙述顺序也符合一般的事理发展过程,这样的分析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文章的叙述顺序,要根据文章内容的需要来安排。

3、本文是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作者具体写了毛主席在花山时的三件事,体现了毛主席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的思想感情和高尚品质。用具体事件体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品质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一种表达方法。在阅读中应该让学生加以体会。

4、课外可让学生练写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题目自拟,要求写自己所熟悉的人,以《毛主席在花山》为例,要通过具体事件的记叙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

【资料链接】

1、《毛主席在花山》相关知识:

花山──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以北的一个小村子。1948年春夏之交,中央领导同志从山西前往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的途中,曾在这里住过几天。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前往西柏坡的目的是为了召开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于1949年3月5日至13日胜利召开,讨论了中共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提出了党在胜利后的总任务。文章就讲了毛主席在花山村关心群众碾米、给碾米的群众送茶水和帮助群众推碾子三件事,表现了毛主席关心群众、爱护群众、处处为群众着想的崇高思想品质。

2、毛泽东:

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自动铅笔
我的小乌龟
一本好书——《我们的大世界》
谦虚
夏日趣事
快乐的“五一”
周会
我的弟弟
魔鞋
我的铅笔盒
一场误会
小猫
看医生
自我介绍
困难补助申请应注意的事项
范文:关于三个代表的入党思想汇报
住房申请书的范文评析
范文:非党干部关于三讲的思想汇报
住房申请书
住房申请的特性
困难补助申请书范文评析
住房申请的适用范围
住房申请书的格式写法
辞职申请的写作格式
辞职申请书的适用范围和分类
辞职申请的注意事项
范文:学校体委的入党思想汇报
写好读后感活用“四字诀”
辞职申请书的概念
浅析公路客运企业并购战略分析
从“云南映象”看原生态民俗舞文化的保护
浅谈“动机”在舞蹈形式与舞蹈内容中的地位
分析音乐创作中的灵感
浅谈歌曲中钢琴伴奏的掌握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声乐演唱艺术中的情感把握和表达
浅议旋律与和声的完美结合
析黎英海钢琴曲《春江花月夜》
浅谈舞蹈教学中情感体验的培养
论歌唱中的“声情并茂”
从音乐美学的角度谈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
浅析湖南新版初中音乐教材中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舞蹈排练的非审美功能——《飘逝的花头巾》的排练感悟
关于音阶、琶音、和弦的指法记忆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之二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之二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之一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之三
《活化石》教学设计
《称象》学案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之一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之二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案
《我是什么》教案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