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24
《七月的天山》教学反思1
这是一篇写景物的记叙文。记叙了作者七月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美丽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边陲天山风景的喜爱之情。
课文的写作思路是:先总述七月的天山是游人最理想的地方;接着分述了作者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和遍地的野花的奇异美景;最后作者抒发了对天山美景的赞美之情。
前几天听了于小冬教师上的一节《七月的天山》,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于是,在我上略读课文《七月的天山》的教学时,我也依照她的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就抓住一个问题展开:“七月的天山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学生马上蹦出一个词:“美!”自然后面就可以接着问了:“美在哪些字里行间啊?”指名的学生先说到了“雪山”,自然要体会其中的两处比喻,从中体会了比喻的妙处,再用朗读体现雪山的壮丽,由雪山的壮美再到雪水的欢快。接着学生找到了“花”、“塔松”、“鱼儿”三处,都进行了深入理解,并结合句子开展联想说话,用朗读表现。学生在理解中感受了美,而且有大到整体的理解,小到一个句子,一个短语,一个词语,小到一个字“浮”“捧”的深入理解;还从作者角度去理解他的写作情感,小到从“心爱”感受作者对天山的深情;一字一句都表现出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无形当中,对学生进行了写法的渗透。最后在赞美天山中结束了一节课的学习。学生明白了这天山美丽、幽静却又生机勃勃。正是雪山上的雪水给了这些花草树木、鱼儿浇灌,才会有那些生机勃勃的树和那些欢快的鱼儿。
一课时完成是略读课文的要求,但以前我从没做到,今天做到了,不仅学生理解深入,而且体会深刻。能做到这样我想主问题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看来要让课堂紧凑有效,一定要抓好主问题,切中要害,由点及面,由点成线,最后回到一个感情体悟的点,让课在书声中结束是比较理想的。
但也有两点做得不够让我满意。一是学生在抓住重点语句表达的时候,语言组织得不够流畅,用词不够优美。二是学生在朗读技巧的掌握上还存在差距。这是我在以后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努力去培养学生的两个方面。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花花”和“飞飞”
- 我的交通工具
- 我养QQ宠物
- 自作聪明的小牛
-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 给爷爷的一封信
- 最懒的人
- 我班盛开友爱花
- 万年青
- 给语文老师的一封信
- 可爱的靓果果
- 我的读书故事
- 乐宜、我想对你说
- 激动人心的一刻
- 未来的衣服
- 论我国《海商法》托运人定义的不足(4)司法制度论文(1)
- 司法改革与律师业司法制度论文(1)
- 论司法独立[2]司法制度论文(1)
- **女的被害性及其合法权益保护司法制度论文(1)
- 《论以法治官》司法制度论文(1)
- 公民诉讼代理问题研究司法制度论文(1)
- 律师在证券业务中不实陈述的民事责任司法制度论文(1)
- 论电子证据收集的三个认知误区司法制度论文(1)
- 美国规制诱惑侦查的法理评介司法制度论文(1)
- 论法官的良知司法制度论文(1)
- 中国律师“边缘化”之思考司法制度论文(1)
- 论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司法制度论文(1)
- 美国反托拉斯法对知识产权许可的控制司法制度论文(1)
- 未成年人犯罪和受害同时存在
- 道德之剑的熔铸
- 《窃读记》教学设计之3
- 《梅花魂》教学设计之1
- 《金色的鱼钩》
-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1
- 《毛主席在花山》教案1
- 《落花生》教学设计之2
-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2
- 《梅花魂》教学设计之2
- 《落花生》教学设计之3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
- 《开国大典》
- 《毛主席在花山》教案3
- 《鲸》教学设计
- 《毛主席在花山》教案2
- 《落花生》教学设计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