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24
《七月的天山》教学反思1
这是一篇写景物的记叙文。记叙了作者七月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美丽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边陲天山风景的喜爱之情。
课文的写作思路是:先总述七月的天山是游人最理想的地方;接着分述了作者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和遍地的野花的奇异美景;最后作者抒发了对天山美景的赞美之情。
前几天听了于小冬教师上的一节《七月的天山》,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于是,在我上略读课文《七月的天山》的教学时,我也依照她的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就抓住一个问题展开:“七月的天山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学生马上蹦出一个词:“美!”自然后面就可以接着问了:“美在哪些字里行间啊?”指名的学生先说到了“雪山”,自然要体会其中的两处比喻,从中体会了比喻的妙处,再用朗读体现雪山的壮丽,由雪山的壮美再到雪水的欢快。接着学生找到了“花”、“塔松”、“鱼儿”三处,都进行了深入理解,并结合句子开展联想说话,用朗读表现。学生在理解中感受了美,而且有大到整体的理解,小到一个句子,一个短语,一个词语,小到一个字“浮”“捧”的深入理解;还从作者角度去理解他的写作情感,小到从“心爱”感受作者对天山的深情;一字一句都表现出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无形当中,对学生进行了写法的渗透。最后在赞美天山中结束了一节课的学习。学生明白了这天山美丽、幽静却又生机勃勃。正是雪山上的雪水给了这些花草树木、鱼儿浇灌,才会有那些生机勃勃的树和那些欢快的鱼儿。
一课时完成是略读课文的要求,但以前我从没做到,今天做到了,不仅学生理解深入,而且体会深刻。能做到这样我想主问题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看来要让课堂紧凑有效,一定要抓好主问题,切中要害,由点及面,由点成线,最后回到一个感情体悟的点,让课在书声中结束是比较理想的。
但也有两点做得不够让我满意。一是学生在抓住重点语句表达的时候,语言组织得不够流畅,用词不够优美。二是学生在朗读技巧的掌握上还存在差距。这是我在以后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努力去培养学生的两个方面。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像蜡烛的老师
- 伞
- 我的同桌
- 最开心的司机
- 母爱
- 为了美貌不惜一切
- 失败的英雄
- 我们班的“神经病”
- 哥们
- 天使的“七宗罪”
- 美好的心灵
- 我的好朋友
- 微笑
- 老师,你偏心
- 默默新作(1)
- 台资企业在大陆新经济环境下的转型升级
- 2009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 固定资产投资后评价在固定资产投资考核中的应用
- 国际投资协议与外资流动
- “十二五”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就业问题分析
- 努力做好地区经济工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大局服务
- 2009年中国对外经济合作回顾及展望
- 对今年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及预案的几点建议
- 浅析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及国外经验借鉴
- 低碳经济与中国工程承包企业的发展方向
- 半转型的农民工对中国工业化的影响
-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不断的理论探索
- 完善中国政府间转移支付的路径选择
- 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
- 中国地区能源强度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学设计
-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窃读记》教学设计
-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
-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学设计
- 《窃读记》教学设计
-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学设计
- 《窃读记》教学设计
-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
-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学设计
-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学设计
- 《窃读记》教学设计
-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学设计
-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学设计
-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