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鸟的天堂》教学建议

《鸟的天堂》教学建议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23

《鸟的天堂》教学建议

1、课前建议有条件的学生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

2、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借助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还要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和他的朋友几次去了“鸟的天堂”?每一次见到了什么景象?为什么两次所见所闻会不一样?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课文的脉络层次,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深入阅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以下问题:为什么这里会成为鸟的天堂?小鸟是怎样在这个“天堂”里生活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思考,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句子和段落多读几遍。

针对第一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具体语句来交流自己的认识和感受,教师相机对有关语句进行点拨,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加深体验。

如:“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从对枝干、树根的描述中,感受到榕树之大,给鸟儿提供了广阔的生活空间。可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以增加感性认识。)

“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使我们感受大榕树枝叶茂盛,给鸟儿创造了良好的、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

“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

(体验到人们爱护小鸟,追求自然的和谐美好,使小鸟能在这里无忧无虑地自由生活。)

第二个问题,也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有关词句进行交流,使学生体会到鸟儿的数量多,种类多,而且能想象出鸟儿自在飞翔、欢快鸣叫的动人情景。

4、在学生充分朗读的情况下,可以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提出不懂的问题进一步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对大家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自由讨论,并相机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题目,思考并交流:“天堂”是什么意思?“鸟的天堂”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课文中有的“鸟的天堂”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引号?通过讨论,使学生体会到,“天堂”是指人们想象中的舒适、快乐的生活环境;文中的“鸟的天堂”是说那株大榕树是鸟儿们生活的乐园。文中出现的几次“鸟的天堂”意思并不一样。四次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作者引用别人的话,指天马河上的那棵大榕树,表示一种特定的称谓,是对大榕树的一种夸张的形容;而课文题目和最后一句话中不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因为作者亲眼见到被人们誉为“鸟的天堂”的大榕树后,感到鸟儿们的生活十分自由、幸福,真像在天堂中一样,所以在作者心里,大榕树是确确实实的鸟的天堂。

5、本文文字优美,要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抄写自己喜欢的部分。可以先组织学生互相交流: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写得好?你喜欢这篇课文的哪些句子、哪些部分?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在学生畅谈各自的体会和感受之后,再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抄写下来。

6、本文要求会写的生字,可以让学生自己解决。有部分难字要有选择地加以提醒。如,“灿”“规”中的偏旁“火”“夫”最后一笔都由捺变为点;“耀”字中的“光”最后一笔由竖弯钩变为竖提,右上部分“羽”字中的两个横折钩都变为横折;“隙”字右上部分的“”中间一笔是竖,不是竖钩。另外,“主干”“枝干”中的“干”都是“树干”的意思,应读作ɡàn;“不禁”的“禁”读jīn;“兴奋”的“兴”应读xīng。

本课要求读写的词语大都是实词,只要能读准音,基本上能够理解意思。因此,可以结合朗读指导进行正音,不必花费时间作单独讲解。有的要求读记的词语可以利用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加深理解。如“应接不暇”,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这个词语后面的几句话,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而且能体会到这个词语的用法。

7、在充分读文的基础上,可以开展一些拓展活动,如,让学生以第一人称讲讲游览鸟的天堂的经过和感受;或者通过小鸟自述,赞美南国风光或感谢当地农民。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抓泥鳅
第一次上光荣榜
小纸船
我在QQ农场种菜
快乐的课间
到汶川地震灾区
家庭作业太多
我的爱好
我们和星星月亮交朋友
我剃了个西瓜头
抓小偷之神秘的小偷
雪后校园
可爱的小猴子
启迪
放风筝
大力推进财政职能的转换
关于王屋山道教“第一洞天”的生态伦理思想初探
论地方税制改革的路径依赖
论析社会诚信的构建渠道
关于观念的僭越:从“人道主义”讨论到“普世价值”问题
英国财政部职能与机构设置
论析公民文化与民族精神的重构
建立健全税收管理机制
论析知识社会与思维更新
色诺芬的公共财政思想及启示
加强税收优惠管理
简析科学实验中的修辞问题
我国国债规模国际比较分析
试论科学知识社会学真的是相对主义吗?
关于社会诚信缺失的理性思考
读中感悟,演中品味──《画家和牧童》教学反思
《画家和牧童》教学案例
《画家和牧童》教学反思
《画家和牧童》设计意图
《画家与牧童》课堂教学文字实录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意图
精心预设方能精彩生成──《画家和牧童》第一课时教后反思
《画家和牧童》教学实录
《画家与牧童》教学反思
《画家和牧童》教学反思
走进教材,超越教材,亲近学生,尊重学生──评方丹琳老师《画家和牧童》课堂教学
我的教学故事──《画家和牧童》教学反思
《画家和牧童》说课材料
《画家和牧童》第一课时课堂实录点评
《画家和牧童》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