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4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1第二课时
一、请同学们看实物
1、你看到了什么?
2、有什么特点?
3、你能用一两句话把这些特点连起来说说吗?
4、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爬山虎的叶子怎样呢?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5、读了有什么感受?(美)哪些地方写的美?你喜欢哪句?
6、自己感受一下风吹时爬山虎叶子的美。做一做拂过、漾起的动作,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想欣赏一下风吹爬山虎的样子吗?
7、老师指导读出美来。可以采取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补充后半句的读法,也可以男女生分组读,让学生充分感受爬山虎叶子的美。
8、作者为什么把叶子写的这么美呢?(认真观察)所以我们要学习作者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生机勃勃地铺满墙,这跟它的脚有密切的联系,爬山虎的脚又是什么样的呢?
二、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爬山虎的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
脚的样子; 脚的形状; 颜色。
1、谁来告诉老师你观察的结果。
2、书上又是怎样写的呢?找出写脚的句子读一读。
3、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4、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学习,请画出爬山虎的脚,看谁画得最好。
(教师巡视,拿一张好的评价)
5、这一段哪一个词说明作者进行了认真仔细的观察?
(注意)
三、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自己分组学习,看哪一些同学学得认真,学得更快
(老师巡视)
找出爬山虎爬的句子来;
找出爬的动作词;
自己演示爬的过程(怎样爬)
1、谁来告诉老师你们学懂了些什么?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其它学生补充,教师充分表扬)
2、哪一组的同学能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怎么爬的吗?
你们同意他的这种爬法吗?
(抽表演得不同的同学演示)
3、你们想知道究竟怎么爬的吗?看大屏幕演示,学生可根据演示说出怎么爬。
4、你们知道答案了吗?谁正确?
长一只脚,巴住墙,再长出另一只脚,再巴住墙,它要不停的向上爬,就要不断的长出新脚来,所以叶圣陶爷爷说,“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5、它是不是只往上爬的?你怎么知道的?
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能爬,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又怎么样呢?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学完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
(自由说)
(没触着墙的脚萎了,触着墙的牢固,脚与墙有密切关系。)
2、课文哪一个自然段还说明了这种关系呢?
(第一自然段)
作者运用了首尾照应的方法,使文章的结构显得更加完整,把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读一读。
(男、女分开读)
五、发散思维
1、学了这课,你知道了些什么?
2、你要向叶圣陶爷爷学习什么?
(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3、生活中,还有哪些与爬山虎相似的植物呢?(葡萄、冬瓜、牵牛花……)说说你它们的特点,好吗?
(学生说)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松树颂
- 为地球妈妈画张像
- 新春感想
- 谁不夸咱家乡好
- 我与普通话
- 潮
- 春景
- 我愿化作一场雨
- 一滴小雨珠
- 日记6则
- 大自然的恩赐不是这样用的
- 含羞草
- 人生的支点
-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 迎春花
- 试析外语教育理念与和谐文化建设
- 试论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教学管理研究
- 试论新时期下的高校教学秘书工作
- 试论高校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的思考与实践
- 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浅析
- 试论高校教学管理中关于学生评教的现状分析
- 试析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 试析大学生志愿服务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关系
- 简论高等教育创业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 浅论多媒体课件在高校教学过程中的合理使用
- 关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探究
- 试论我国高校教学出勤率低的成因及对策探讨
- 关于大学生性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与补位
- 浅论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与培养
- 浅谈实验教学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 是什么原因“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的?──《故乡》教学小议
- 猜读,让学生的思绪与作者共舞──兼谈《故乡》一课教学思路
- 《故乡》教学杂谈
- 《故乡》教学设计
- 发现──《故乡》教例评析
- 《故乡》教学设计
- 《故乡》(第二教时)课堂教学实录
- 《故乡》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再教《故乡》
- 融“接受学习”于语文教学之中──关于《故乡》一课的设计摭谈
- 《故乡》教学的多种思路
- 《故乡》教学点滴
- 巧借省略号,理解《故乡》主题──对鲁迅《故乡》的一点教学体会
- 《故乡》课堂教学实录
- 《故乡》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