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8
《去年的树》教学建议
1、本课教学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步骤:
⑴ 初读全文,交流阅读收获。交流的内容可以是对全文内容的把握,可以是阅读后的初步感受,可以是印象深刻的地方,也可以提出不懂的问题。
⑵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四次对话,体会小鸟与树分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鸟寻访大树时的焦急、伤心之情。
⑶ 想象鸟两次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的内心活动,体会鸟对树的深情与留恋。
⑷ 谈谈读了这篇童话故事后的想法,对小鸟、大树、伐木人说说心里话,然后写下来。
2、教学时,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鸟儿信守诺言、珍惜友情的品质:
教师要紧紧抓住四次对话,以朗读对话为线索,帮助学生读懂课文。指导朗读时,先要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再分别研读每次对话,在反复朗读、想象体会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把不同角色在不同情况下说话的语气读出来。
采用恰当的语气读是朗读指导的重点,这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故事所揭示的道理、感受这篇童话特点的重要手段。第一次树与鸟的对话要读出依依惜别、难舍难分之情。树和鸟是一对多好的朋友呀,一个天天唱歌给对方听,一个天天听对方唱歌,它们是那样的相依、相惜。可是,寒冬来临,它们不得不分手,这是多么的无奈、多么的伤感啊!树的话中饱含着请求、期盼:“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鸟的回答信誓旦旦,语气坚决、肯定,做出了保证:“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后面的三次对话,鸟都是在寻找树,要用询问的语气来读,当它一次又一次地找不着时,心里是非常焦急的。所以,读鸟向门先生和小女孩的问话时,心情一次比一次急切。当它得知树被“砍倒”,被“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卖掉了”“火柴已经用光”,只剩下用火柴点燃的火还亮着,它的内心越来越忧伤,读时要突出一次比一次伤心、一次比一次难过。三个角色的回答,其身份不一样,朗读时也应有所区别。读树根的话时,要读出同情、伤感的语气,因为树根本是树的一部分;读门先生的话,声音要显得平淡,因为工厂的大门对这样的事情见得多了,不以为然了;小姑娘的回答,声音要稚嫩些。
3、对课文蕴含的道理,学生的认识可能不太一致:
如,要信守诺言、珍惜友情;要保护环境,爱护树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要无私奉献。应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只要能从课文中找出支撑的理由,不脱离文本的本意,都是可以的。
4、本课词语中出现了较多儿化现象:
如,“鸟儿”“哪儿”“细条条儿”“一会儿”,应指导学生读准儿化韵,提示学生注意后面的“儿”不要自成音节,应该同前面的字连在一起读。教学时,还应引导学生注意体会这些词语加上儿化韵后,在语气和感情色彩上发生的变化,如,“鸟儿”体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细条条儿”突出了“条条儿”的细小、轻微,表达出作者对大树变成火柴后的惋惜之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X X=反差
- 被子里的母爱
- “动物”家庭
- 天使——妈妈
- 我是环保小卫士
- 我为书狂
- 我的妈妈
- 令我最骄傲的一件事
- “讨厌”的妹妹
- 好朋友
- 我家的“Happy狂”
- 小书迷
- 爱笑的妹妹
- 打字比赛
- “坏”妈妈
- 关于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 浅谈基础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有作为
- 谈破解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困境
- 高师院校实习教学管理模式研究
- 关于护生职业成熟度测量维度的构建
- 浅谈出版社经营管理中的关键环节
- 《焦点访谈》--社会变革后中国新闻传播的适应性转变(1)
- 明确生涯辅导目标建立全方位生涯辅导体系
- 谈柔性引进教师:解决农村基础教育师资短缺的途径
- “对话”随想──访谈类节目的感与悟(1)
- 盘活数学教材 预约智慧课堂
- 关于地方财政压力下的农村基础教育发展
- 香港电影产业:亟待拯救(1)
- 从中国电视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看频道传播策略(1)
- 中外卡通动漫论文
-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片断与点评
-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案例与点评
- 开放课堂,拓展延伸──《小松鼠找花生》教学片断与反思
- 理解词语感悟课文──《小松鼠找花生》教学札记
- 《小松鼠找花生》第二课时教学案例
-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案例及反思
- 《小松鼠找花生》第二课时教学案例
- 将表演空间留给学生──《小松鼠找花生》教学案例
-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片断与反思
- 一节优质课的反思──《小松鼠找花生》教学反思
- 《小松鼠找花生》第二课时教学案例与评析
-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反思
-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反思
-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片断与反思
- 让爱吸引着我的学生──《小松鼠找花生》教学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