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白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字;理解、积累并学会运用部分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贬词褒用)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感悟用词的准确、描写的风趣及写话训练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
1、同学们,上课前先听老师朗诵一首古诗,想想看写的是什么?
2、朗诵骆宾王的《咏鹅》。
(学生学过此诗,肯定会跟老师一起朗诵。)
3、稍微点拨骆宾王,这首古诗是他七岁时写的,而且他是“初唐四杰”之一。
(激发学生兴趣,并乘机打开知识面。)
(有学生会说出“白鹅”,借机导入课题。)
4、入题,板书。
5、简介丰子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大声读课文:
碰到难读的字词句多读几遍。说说白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在读通、读熟的基础上感知文本中的白鹅形象。)
2、师巡堂,了解预习情况。
(课前提出新的预习要求,看看学生是否能做到。)
3、鹅的整体印象:
高傲。
(点拨“高傲”加深理解。)
三、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课文是怎么写的?自己读第一、二自然段,你认为哪些句子很重要,和全篇课文有联系的?用横线画下来。
(自学)
说说你画了哪些句子,为什么?
2、学生谈体会,老师小结:
整篇课文都围绕“好一个高傲的动物”来写。第二自然段也很重要,它不仅连接第一段的内容,还告诉我们后面几个自然段分别从鹅的叫声、步态、吃相几方面写出了鹅高傲的特点。
相机板书:
好一个高傲的白鹅 叫声 步态 吃相
(点评:以“怎么写”为着眼点,引导从课文的中心句、过渡段总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表达顺序。)
3、齐读第一、二自然段:
加深体会课文中心句及过渡段的作用。
四、闻其声,知其傲
1、课文是怎样把白鹅叫声的特点写具体的呢?默读第三自然段:
找出一个能表现白鹅叫声特点的词,从这个词,你能想象白鹅在干什么,好像在说什么?把你想象到的在词语旁写一写,或者用图画来表示。
(词语点拨:“厉声大叫”“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狂吠”等并从中体会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白鹅叫声的特点。重点点拨词语,引导学生边读边勾画词语,动手批注或画画,调动形象思维参与解读文本,从形态、声音理解和感受作者用词的生动、准确,既培养了学习方法和习惯,又丰富了语言积累。)
2、(声音低沉地说)先让学生感受器声音的严肃郑重,然后通过多种形式读,带着想象读出内心感受。
3、从写狗你看出了鹅的什么性格?
学生再次交流:
从“养鹅等于养狗”看出作者认为鹅很忠诚,能看守门户;从“雪白的大鸟”可以看出鹅十分可爱;从“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等词句看出鹅对陌生人敢厉声呵斥,非常勇敢、非常尽职。
相机板书:
尽职勇敢可爱
4、为什么这里要写鹅呢?你知道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方法吗?
5、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五、观其态,赏其从容
1、齐读课文,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了白鹅步态的特点?
(联系上一段)
2、同学们能从课文写鹅和鸭的词语中,想象出它们是怎么走路的吗?谁来演一演?下面的同学注意看,要用课文里的词语评评他们演得像不像。
3、小结后齐读第四自然段。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难忘的夜晚
- 让太空留下中国的足迹
- 不一样的中秋
- 铁面无私的“小包公”
- 泡豆芽
- 做早餐
- 打虫子
- 我制作了生日贺卡
- 救香樟树
- 令我难忘的一件事
- “丰富多彩”的输液室
- 第一次做“百花汤”
- 不安宁的晚上
- 千亩枣园采摘记
- 快乐其实很简单
- 体育组教学工作总结
- 春季教学教研工作总结
- 五年级下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 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总结
- 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总结
- 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 体育教学工作小结
- 学校教学工作总结
- 六年级语文教学总结
- 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 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 中学春季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 幼儿园教学工作总结
- 2009年新课程改革教学工作总结
- 优质黑山羊—— 巍山黑山羊
- 家禽血液样品的采集技术及应用
- 乌龟养殖市场值得期待
- 从养蛇到养牛的农家女强人
- 做好家畜家禽防疫工作的思考
- 牛蛙流水式养殖法等
- 浅析家禽肾肿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 蛋鸡养殖业技术进步与养殖场规模分析
- 论牛蛙养殖菌感染实验及防治方法
-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呼唤原生态养殖——以生猪养殖为例
- 养蚕生产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 生态养殖是养殖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 在农村搞美国牛蛙养殖赚钱吗?
- 动物趣闻 动物也讲道德
- 乌鳢养殖情况分析
- 《晏子使楚》课后反思
- 课堂教学目标也可以生成──《晏子使楚》教学有感
- 浅析晏子反驳的逻辑《晏子使楚》
- 支玉恒教学实录──“智”与“趣”的谐和
- 《晏子使楚》教学反思
- 《晏子使楚》教学谈
- 《晏子使楚》教学谈
- 《晏子使楚》课堂实录
- 利用表演法教学《晏子使楚》
- 自主参与创造学习──《晏子使楚》教学有感
- 排演课本剧,激发学习兴趣──《晏子使楚》教学反思
- 学完《晏子使楚》以后
- 《晏子使楚》带给我的思考
- 《晏子使楚》课本剧
- 析《晏子使楚》中的三次斗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