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18
《雷雨》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好的内容需要好的形式,好的语言形式更有助于内容的表达。江苏高考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曾幽默地说:一篇作文,出现'月亮',最好不过;如果没有'月亮','群星璀璨'也很好;没有'群星璀璨',出现'数颗星星'也就不错,千千万万不能给阅卷老师看的是'茫茫黑夜''漆黑一片'。月亮是针对一篇文章而言,有鲜明的个性,或者叫做体现了一定的语言风格;群星璀璨是句群段落有韵味有层次,或者叫做灵动的语言变化;数颗星星便是词语的选择和锤炼极富魅力,耐人寻味。
语言,只有展示其个性化的一面,才能够让人回首频频,才能有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断白苹洲的牵挂。
那么,怎样做到语言的个性化呢?
一、展示丰富的情韵--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古人云文贵远,远必含蓄。或句上有句,或句下有句,或句外有句,说出者少,不说出者多,乃可谓之远。作文是需要用声音、节奏和不同的表达手法传达出创作者独特的情调、情感、情绪,并因此而产生互芳齿颊的韵味。
这些年喝这种苦药,我大概是喝够了。(曹禺《雷雨》)
这里的苦是语意双关,话中有话,不仅指药苦,更重要的是表达周繁漪内心和精神上饱含的辛酸,甚于药苦,这句话就可谓含蓄有味。
文句有情韵,或蕴蓄着深刻的哲理,或包含着历史的沉思,或夹杂着几许幽默感。这种语言风格说到底是一种思想成熟的产物,绝不是单纯的语言训练所能实现的。惟有思想的深刻和凝重,才能达到文句有意蕴的境界。
二、体现独到的形式--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整齐之美多体现在利用整句上。整句是指结构相同或相近,形式整齐的句子。常见的整句的类型包括对偶和排比。
错落之美指句式运用灵活。《晋祠》中交错并用短句和长句,散句和整句,看上去参差有别,读起来富有节奏的变化,这就产生了语言的错落美。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这里的水,多、清、静、柔。作者在这里巧以逗号、顿号断句,有意化长句为短句,表达上充分显示出短语连用的简洁、明快、响亮、急促的修辞特征。三句六字揭开了晋祠美之所在,一句四顿道出流水诱人之处。
典雅之美指巧妙地化用古典诗词,抒发自我胸臆,能增添语言的弹性和文化底蕴,使表达凝练而隽永,富有文采。
于是老杜春夜咏哦,小杜清明问路;陆放翁卧听夜阑,僧志南杖过桥东;易安居士(李清照)叹绿肥红瘦,诚斋主人(杨万里)赏荷心呈珠;张志和泛舟垂钓不须归,苏东坡淡妆浓抹拟西湖。
字里行间弥散出雨天读古诗古典气息,语言明丽雅隽,令人赏心悦目。
和谐之美是指在遣词造句中,除考虑词语的意义、内容之外,还有意识地考虑到它的声音、形式,讲究语音修辞,使语言的声音给人以美感。
《晋祠》全文十九处运用叠音形式的词。如细流脉脉碧波闪闪清清的微波长长的草蔓一缕缕一簇簇等分别从声色形势量的角度描绘了晋祠的特征。运用叠音词,在重复同一音响信息的同时,不仅给人以一种音韵铿锵、旋律动听的音乐美感,并且还给人以一种行文气势雍容舒徐、回环悠扬、声情并茂的艺术享受。
三、形成自己的风格--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孟子云吾善养浩然之气,刘勰在《文心雕龙·养气》篇中说:纷哉万象,劳矣千想。玄神宜宝,素气资养。水停以鉴,火静而朗。无扰文虑,郁此精爽。文气是一种学识,一种时代的气度,一种境界,更是一种人格魅力的体现
风格可以含蓄,可以幽默,可以洒脱,可以大气……
总之,要有自己的风格。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套美丽的家具
- 我得到了妈妈的表扬
- 难忘的一次拔河比赛
- 小巧手
- 新年快乐?
- 我是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 重庆一日游
- 我第一次踩单车
- 元旦游艺节
- 我当了劳动委员
- 挂窗帘
- 老师我想对你说
- 俺家的洗碗比赛
- 烧纸船
- 安静的高二(1)班
- 论高校学生社团的地位
- 论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的德育功能
- 关于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探讨
-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的探索与实践
- 谈现代教师的教育良心
- 浅谈课堂教学转型的技术背景与认识论根源
- 关于高校学生社团初探
- 巧借学习动机论,激发高三理科生语文学习的热情
- 共青团对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的再认识与管理
- 浅谈高校学生社团概况及今后发展趋势——兼谈素质教育
- 德国“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学习与借鉴
- 感恩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及实施途径探析
- 师德建设对和谐、平安校园的辐射
- 项目教学法在《商务英语函电》教学中的应用
- 浅议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与发展
- 《金色的鱼钩》教学杂谈
- 关注那一部分学生──《金色的鱼钩》教学反思
- 《金色的鱼钩》教学反思
- 《金色的鱼钩》教学案例分析
- 《金色的鱼钩》教学札记
- 《金色的鱼钩》教学反思
- 《金色的鱼钩》教学实录
- 《金色的鱼钩》教学谈
- 《金色的鱼钩》教学反思
- 《金色的鱼钩》里的“三哭”
- 《金色的鱼钩》教学案例
- 《金色的鱼钩》教学实录
- 《金色的鱼钩》教学札记
- 《金色的鱼钩》教学反思
- 《金色的鱼钩》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