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雷雨》随堂练习之二

《雷雨》随堂练习之二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12-12

《雷雨》随堂练习之二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究竟的意思,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我只想看看他,他究竟是我生的孩子。

②对于我们工人的条件,究竟是答应不答应?

③对这件事,要查出个究竟来。

A.①归根到底,毕竟的意思;②表示进一步追究,有到底的意思;③为什么的意思。

B.①归根到底,毕竟的意思;②表示进一步追究,有到底的意思;③有结果的意思。

C.①归根到底,的确的意思;②表示进一步追究,有到底的意思;③有结果的意思。

D.①归根到底,毕竟的意思;②表示进一步追究,有归根到底的意思;③有结果的意思。

2.体会下列人物台词中破折号的不同作用,其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周朴园:你--你贵姓?

②周朴园: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

③鲁侍萍:不是有一件……还有一件--

④周朴园: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A.①表递进②表插说③表中断④表注释

B.①表递进②表注释③表中断④表转折

C.①表递进②表注释③表中断④表插说

D.①表注释②表中断③表延长④表插说

3.说话时词语或语句之间声音的间隙叫停顿。停顿给人以思索回味的时间,可以使人听懂或领会作品的意图,也可表达迟缓、沉吟等感情。尤其是没有标点处的停顿,要根据文章或语言的思想内容及语言结构来决定。

下列句子在朗读时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

B.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

C.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

D.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

4.冲突是戏剧的主要特点之一。课文中出场的四个人之间有交叉的多重矛盾,构成激烈复杂的戏剧冲突。你认为下列矛盾中最本质的矛盾冲突是

A.周朴园同鲁大海--父与子的矛盾冲突。

B.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冲突。

C.鲁大海同周萍、鲁侍萍同周萍--兄弟之间、母子之间的矛盾冲突。

D.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阶级冲突。

二、填空题

5.曹禺,原名________,他于1933年在大学读书时就写成了处女作________。此后又陆续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优秀剧作。新中国成立后还写过历史剧________、________。

6.《雷雨》通过描写________、________两家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揭露了资产阶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阶级本质;反映了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的阶级矛盾及劳动人民的________命运。

7.课文一共有两场戏,第一场从开头到________写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冲突,第二场从________到结尾,反映了周朴园与________的矛盾冲突。

8.《雷雨》这个剧名,仅从课文开头的舞台说明和课本中的剧情来看,它预示着一场雷雨的到来,反映了正酝酿着一场社会大变革。通过虚与实的结合以引起联想,这是文艺创作中的________手法,如高尔基的________、茅盾的________都是用这种手法创作的。

9.________和________是戏剧文学(剧本)的两个重要内容。其中戏剧语言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三、阅读下面两组对话,回答10-15题。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侍萍:(怨愤)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有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周朴园:(打量大海)你叫什么名字?

鲁大海:你不要同我摆架子,难道你不知道我是谁么?

周朴园:我只知道你是罢工闹得最凶的工人。

鲁大海:对了。一点儿也不错,所以才来拜望拜望你。

10.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表现出周朴园此时的心境是

A.责问,想知道背后的指使者。

B.怀疑,想知道她来的目的。

C.得知是侍萍后,惊慌的心情。

D.冷淡的情调。

11.我以为你早就死了的含义是________。

12.从第一组对话中可以看出鲁侍萍是个________的劳动妇女。

13.我只知道你是罢工闹得最凶的工人。

只知道三字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

14.从第二组对话中可以看出鲁大海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________

15.括号中的文字属于________,它在两组对话中起到了________的作用。

参考答案

一、1.B2.B3.A4.B、D

二、5.万家宝《雷雨》《日出》、《蜕变》、《北京人》《原野》《胆剑篇》、《王昭君》

6.周、鲁冷酷、残忍、伪善、奸诈工人阶级、资本家悲惨

7.周朴园可是你--外面争吵声鲁大海

8.象征《海燕》《白杨礼赞》

9.戏剧冲突、戏剧语言人物语言、舞台说明

三、10.C

11.鲁侍萍心头埋着对周朴园的恨,她希望周早死,没有想过再见到周

12.刚毅

13.几乎明白地告诉侍萍,他绝不会承认和鲁大海的血缘关系

14.坚决斗争的精神和豪爽的性格

15.舞台说明表现人物心理,烘托人物情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爱家乡的菜园子
实践中感悟,反思中成长
狮子群居的秘密
找到了家
小木偶
啊!实小真美好!
风水轮流转
可可桃与小淘气
比本领
可爱的校园 之“雪”中校园
蘑菇与兔子
奥运鼠
小草青青
外婆家的小竹林
校园之声
浙江沿海港口城市六十年发展探析(1)论文
推定课税权制度探讨
营口港发展现状与预测分析(1)论文
湖南企业海外投资竞争力优势探讨(1)论文
商法法典化的反思
论物权的定义与本质 ——从一种方法论的角度
关于产业梯度转移对中部崛起战略的若干影响再分析(1)论文
《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的理解和适用
人役权制度与中国物权法
论亲权的性质
丹阳眼镜产业集群形成因素探讨(1)论文
省域经济发展模式分析:概念与类型(1)论文
宁波实施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政策选择及评价(1)论文
基本权利在私法上效力的展开
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体制障碍及对策(1)论文
与丁肇中先生谈天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疑难问题──王明阳“格”竹一例在文中的作用
丁肇中与诺贝尔物理学奖
诺奖得主丁肇中连答三个不知道
《四书》简介
王道的重建:格物致知义解
丁肇中小传
科学与人文交融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必由之路
厚德载物 修身求真 务实立业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理方法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典型例题
近距离观察丁肇中:为何“不知道”是最好的答案
《大学》简介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赏析
丁肇中在汉谈治学──不懂就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