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自然之道》教学反思
《自然之道》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和几个朋友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上,想实地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开巢穴进入大海的。出于好心帮助了一只幼龟,结果却给成千上万只幼龟带来了灾难,使不少幼龟成了食肉鸟的口中之物。这件事告诉我们:爱护动物就要了解它们,了解自然法则,只有遵循自然界的规律,才能把事情办好。
在教学过程中,我力图让学生通过自主读文、感情朗读、对比体验等过程,理解文章内容。我觉得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是学生的自由辩论:一部分学生以原告——绿色海龟家族身份控告旅行团,并说明控告的理由;另一部分学生以旅行团成员身份为自己申辩;一名学生以审判长身份结案。在课堂上,我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充分发表见解的平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时间非常充分。学生们敢于大胆发言,课堂上出现了争辩的场面,有的同学认为向导做的对,以此来让这些旅行者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有的同学说向导做的不对,不能以牺牲几十只幼龟的生命为代价来让人们觉醒,还有的同学认为向导的做法既有对的地方,也有不对的地方,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
在审判长定案的环节,我还为他捏了把汗:如果他判得不公平或有一方不服怎么办,但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审判长竟然当机立断宣判:旅行团成员由于违背了自然规律使海龟家庭受到了严重的损失,但由于他们也是出于好心,所以旅行团成员要向海龟家族公开道歉。真是思维敏捷,表达清楚呀,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许多遗憾之处,如:课文内涵突出不够,挖掘不广泛。对“自然之道”的理解强调不够,没有突出违反自然规律就会事与愿违的理念,另外,由于教师本人理解的肤浅,再加上课堂机智欠缺,所以对“自然之道”的理解只停留在“好心办坏事”的这个层面,对于在课堂上学生的回答中能够引出的“弱肉强食、生态平衡、适者生存”等观点没能即使引导,实际上这些也是“自然之道”。
作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更新观念,以学定教,不能以教定教;要拓展思维,备课时考虑既要周全又要深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新书
- 妈妈
- 厉害的爸爸
- 我的妈妈
- 我的妹妹
- 妈妈是个“变色龙”
- 妈妈的“三八”节
- 妹妹的照片
- 聪明俏皮的表弟
- 我终于有了“GBA”
- 自我介绍
- 歌星梦
- 妹妹,对不起
- 我
- 我的爸爸
- 营建民主与科学的师生关系
- 重构我国公共财政体制下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
- 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新视野
- 小学数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 为什么教师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 班主任实施素质教育的五条原则
- 学习方法讲座(三)
- 新时期学校德育整体优化初探
-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多媒体网络课程中视频应用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 论学校国有民办制
- 坦诚相待 热情鼓励――浅谈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 “所需即所学”的教学设想
- 21世纪:求解21道中国教育难题
- 班主任素质之我见
- 教学《老人与海鸥》之感
- 《老人与海鸥》教学反思
- 《老人与海鸥》案例及反思
-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务本、求实、尚简──《老人和海鸥》教学反思
- 《老人与海鸥》教学反思
- 《老人与海鸥》教学片段
- 《难忘人鸟情》教学案例
- 再听《老人与海鸥》
- 《老人与海鸥》教学反思
- 月亮代表我的心──《老人与海鸥》教学案例
- 大写的爱,永恒的情──《老人与海鸥》教学反思
- 听《老人与海鸥》有感
- 《老人与海鸥》教学反思
- 怎样发挥教师设问有效性的思考?──《老人与海鸥》教学案例
- 人鸥情,撼人心──《老人和海鸥》教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