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四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学习准备
在读书中使自己收获的经历。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回顾导入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我爱读书”,在前几篇课文中,我们一直在和书进行着有趣地对话。《窃读记》生动、细致地刻画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对读书的热爱与渴望;《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和北大著名学者对阅读的交流,使我们得到读书的有益见解;《走遍天下书为侣》则在假定和选择中,告诉我们要与书为伴,以书为侣,其乐无穷;提出善于读书,要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必有所获;今天,我们再来学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看看它又告诉了我们什么。(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问题?(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为什么把书叫做我的“长生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看一看刚才提出的问题找到答案了吗?
2.同桌互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相互评价。
3.参考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和方法,再读课文,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再旁边做批注。
4.小组交流读书情况。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班级交流
(1)作者写了少年时代读书和写作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看香烟人小画片;看连环画;
重点回忆了两次作文的构思与写作的经历。得出了一些道理:
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2)反复读一读作者例举的两篇作文,你是怎样理解作者悟出的道理的?你在自己的写作中有过类似的体会吗?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写作体验来理解,来谈自己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学习并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读书方法──博览群书,入情入境,做读书笔记,会借鉴运用等。
四、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由揭示课题内容引入。通过刚才的交流,你理解为什么把书比作“长生果”了吗?
长生果,指营养极其丰富。将书比喻为“长生果”,意思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延续的营养。作者就是在书的引领下写作越来越成熟的。
将书誉为长生果,作者对书的钟爱可见一斑。文中真实地回顾了作者少时与书的故事,使作者酷爱读书的情景再现在我们眼前。读读课文,你是从哪里感受到作者对书的特殊情感的?
(通过重点段落和句子的分析,明白作者酷爱读书这种情感贯穿始终:看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时的津津有味,看连环画时的废寝忘食,读文艺书籍时的不求甚解,读中外名著时的如醉如痴。正是不断地在书里如饥似渴地汲取营养,才不断地成长起来。所以在作者回首少年时光时才感到那样的愉悦。)
看来书真正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啊!即使多年之后品味读书的味道,还是这样让人心醉。让我们再读读课文,体会那种读书的乐趣吧。
五、品读语言,学习积累
读了多遍课文,你发现作者在运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1.生动的比喻。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恰当的词语。
流光溢彩、眼羡、津津有味、天长日久、如醉如痴、浮想联翩、悲欢离合、牵肠挂肚、如饥似渴、不言而喻、黯然神伤、千篇一律、大显身手、心安理得等。
六、联系实际,升华感情
说一说你读书中的故事,你在书中的收获。
七、积累释放
1.抄写文中优美的词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将本节课的收获补充到自己的读书卡中。
3.把自己在读书中的收获写成一个小片段。
编辑短评:这几篇教案较好的理解了编者的编写意图,突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特点。最突出之处是把活动穿插到课文的学习中,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而不致使活动落空。不足之处是课文的讲解仍是太多太细,加上活动时间,学生的负担较重。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姐姐
- 大树和小鸟
- 我的洋娃娃
- 夏令营日记
- 君子兰
- 弟弟的生日
- 仙人掌
- 野生动物园
- 观猴
- 看星星
- 自我介绍
- 爱我家乡
- 台风
- 给胖猪娃添尾巴
- 蚂蚁搬家
- 中美两国审计委员会制度对比分析
- 我国证券审计市场的基本特征研究
- 制度环境、外部审计、投资者保护与企业价值实证研究述评
- 浅谈审计市场信用危机研究述评
- 中国历史上审计的内容、机构和职能
- 企业内部审计外包应当把握好的环节
- 新会计准则下的公允价值审计
- 政府采购绩效审计问题研究
-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标准体系的构建探讨
- 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模式整合研究
- 对科研单位化解经济责任审计矛盾的思考
- 我国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 关于运用审计方案有效控制审计质量的几点思考
- 从内部审计的三大发展趋势浅谈其增值功能
- 新准则下债务重组审计的对策研究
- 《寓言四则》比较阅读训练
- 《寓言四则》教学设计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语法修辞
- 《寓言四则》课时训练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习目标
- 《寓言四则》同步达纲练习
-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教学设计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补遗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法指导
-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教学设计
-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教学设计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关资料
- 《寓言四则》基础知识训练
- 《寓言四则》课内语段阅读训练
- 《寓言四则》教学设计